假领情结
文图/时春华(辽宁朝阳)
前几天去逛街,莫名地就相中了一件假领两件套,说实话,能相中这件衣服,百分之九十九我是冲着那个假领。因为在我内心深处,有一份深深的假领情结。
上世纪70年代的农村,大人孩子不穿补丁衣服的没有多少。“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真的是那个时候人们穿衣的真实写照。大孩子穿小了再缝补一下给小孩子,一件衣服不知道会穿在几个人身上。也就是在那时,一款 “假领”一度风靡。
假领分为两类。一类是春秋季节的单领,相对薄一些;另一类是冬季的棉领子,相对厚实一些。虽然都是边角料做的,但在那个时代,还真是个节约的好办法。
中老年人戴的假领子最具实用意义。农村人干体力活,出汗多,常常是衣领代替了毛巾吸汗。那时候,不像现在条件这么好,人们身上脏了冲冲凉洗洗澡,勤洗勤换的衣服干净也省,一件衣服往往要穿好长时间,日子久了,领子就被汗水渍得发白到烂断。这时候,假领就该出场了,确切说是深色的假领,脏了也不明显的那种深颜色。假领的用场就是代替坏掉的领子。也有在衣领没坏掉之前就上假领的,这假领就吸汗渍,挡油灰,等于是帮庄稼汉省了半件衣服。
而对小年轻们来说,这假领是一种炫耀,也是一种时尚。春秋时节,一件普通的衣服里,翻出一个白领,或是一个格领,亦或是一件碎花领,朴素、庄重、典雅、大气,既美观又提升了人的气质。那时候,手巧的家庭主妇或是手巧的姑娘们从城里人现成的假领上发现了门道,就找一些旧衣服,撕下结实的布片,自己制造假领。还有的把假领和垫肩巧妙地结合起来,一个领子加两个可以套入胳膊的布圈儿,形状类似于衬衣被剪掉了胳肢窝以下的部分,系扣可套穿,省布料又美观。
冬天的假领可就丰富多了,我们小孩子戴假领,主要是防棉袄的领子脏。那时候的条件不比现在,冬天冷,孩子们洗脸只洗个脸蛋,从耳朵根到脖子,黑皴肉眼可见,大人笑话小孩子的脖子脏得像黑车轴,这话里的夸张成分并不大。棉袄领子不能拆洗,大人就照着领子的大小用旧布片缝个套,套在棉袄领子上,脏了直接拆洗假领省事多了。我的母亲手巧,她有时候用破旧的绒裤给我们做假领缝上,有时候用旧毛线给我们织个假领把棉袄领子包上,这样的假领不仅美观,而且比别的样子的假领暖和。
那时候,条件艰苦,大冬天的,农村的人们,大人穿的,里面有个破烂的背心,外面是棉袄,再外面就是套上一件薄薄的外衣。孩子们几乎都是穿着“光腚子棉袄”,所谓“光腚子棉袄就是光着膀子直接穿上棉袄。条件稍好一些的,套一件外衣,那时候我们管套在外面的那件外衣叫小褂。条件不好的,就这一件棉袄,冷了抿紧衣服,抱抱膀,缩缩脖,冬天就这么过去了。
人的智慧是无穷的,自从时兴了假领,人们对它不断改进。在冬天里,人们对假领做了更美观保暖的改进。用毛线或晴纶线仿照织毛衣的方式,织上高高的、厚厚的大翻领,长度到外衣第二个扣子即可。天大冷的时候往上抻抻还可以当围脖。这样的适合小孩子。小年轻的则把大翻领织到肩膀处锁边收回,然后以斜三角的方式把胸前部分织下来,织到与棉衣前衣角同齐。因为前边垂下来的部分就像一条吐出来的长舌头,所以那时候,我们管冬天这个毛线的假领叫“牛舌头”。冬天的时候,穿上棉衣,然后套上假领,把肩处、前胸两边、“牛舌头”最下边舌尖处,都用别针别好,防止翻卷或掉出来,最后再套上外衣。这个假造型真可以以假乱真,不知道真相的,还真以为我们穿了毛衣呢。这个无身无袖的“牛舌头”保暖、时尚、节省,在我们农村风靡了好多年。当时的年轻人结婚,西服里面套棉袄,棉袄外面罩“牛舌头”,现在看就是个二货穿搭,但那时候可是美得不行呢。
说实在的,假领不仅仅弥补了没有衬衣的窘迫,在那个经济落后,穿着简单的年代,也让人显得有精神和面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经济搞活,人们的生活水平渐次提高,假领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回想起那个假领年代,还是充满了深深的怀念的。
其实,不管在哪个年代,人们都有对美和时尚的追求,只是内容和方式不同而已,不能去对比,所谓时尚,都是当时条件下、当时年代里的崇尚和流行。
[编辑 熙楉 编审 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