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幸福写在纸上
文/李娜(辽宁朝阳)
一日大扫除,我在柜子一角发现一只神秘的盒子。这是一只铁皮盒子,方方正正,棱角分明,上面的斑斑锈迹,诉说着岁月的变迁。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个泛黄的日记本。
我这个人,从小喜欢记账。爷爷、奶奶给的每一笔零花钱,都被我记在一个日记本上,时不时地就拿出来翻看,细算我为数不多却无比珍贵的财富。后来,考上镇里的寄宿中学,一次性带的零花钱比之前要多,便正式开始了记账。眼前的日记本,便是那时候留下的。小本不大,账目却很繁杂,大到学费、书费,小到日常吃穿用度,每一笔开销都记得一清二楚。除了出账和入账,还记录了很多小事,比如,某年某月某日发表了某篇文章;或者有幸在比赛中得了某个奖项;又或者,是一段打动我心的文字,一道满足味蕾的美食……很琐碎,但满是生活中的小确幸。一晃儿,这账本十年有余,上面有些字迹已不那么清晰,若不是大扫除发现它,有些事情还真的被淡忘了。有时候,幸福也是要温习的。
大概,很多东西,都是记在纸上才更踏实,以至于写礼账成了一种传统礼仪。印象中,写礼账的人应该是戴圆眼镜、留长胡须、着长衣衫,温文尔雅且德高望重的老者。而一次亲人寿宴,我却被临时拉去写礼账。虽然一直与文字打交道,但写礼账是生平第一次,难免忐忑。一怕写错字,二怕写别字,三怕脑海一片空白不会写字。现场没有多余的纸张,就去酒店后厨找来两片纸壳,提前写好可能用到的大写数字,总算心里有了点儿底。礼柜环境总是嘈杂的,写礼账得集中精力,侧耳细听。姓什么、叫什么得问清楚,百家姓氏,有同音不同形的,也有形似音不同的,还有的名字笔画繁多不好掌控间架结构。每一笔,都写得很认真,把亲友之间的祝福,收进小小的账本,也方便日后礼尚往来。人世间很多美好的情感,都是需要用心维系的。
其实,对于一百个人来说,幸福有一百种姿态,藏在一百个地方。准备一个精致的小本吧,将幸福写在纸上。待到容颜迟暮,青丝如雪,翻开一个小本,就如同翻开了当年的一段段美好时光。
小链接李娜,笔名:风凝。蒙古族,中共党员,辽宁省作协会员,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好名声网助理编辑,第九届“朝阳县读书人”,第六、七届“朝阳年度文学奖”获得者。作品见于《人民周刊》《思维与智慧》《人民日报•海外版》等百余家报刊。《记忆中那一扇柴门》《檐上青草,檐下时光》《桃花夭夭,灼灼其华》《雪之舞》入多省中学语文试题。

[编辑 熙楉 编审 春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