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幸福年(王铁兰)

摘要:耄耋之年的我很传统,非常重视传统节日。特别是端午节,中秋节,春节。

幸福年

文/文化信使 王铁兰(辽宁朝阳)

  耄耋之年的我很传统,非常重视传统节日。特别是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活了大半个世纪,每每到了节日都十分兴奋,特别是过大年,我总是像个孩子似的非常高兴,过年心可盛了,不减当年。因为我有几个孝顺的子女。特别是今年过年更让我感到幸福满满!

  进了腊月,就开始忙碌。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和儿子媳妇在一个屋檐下已经快三十年了。儿子媳妇非常孝顺,家里一切家务全由媳妇一人承担。年前儿子媳妇大搞卫生,我家房子比较大,我上了年纪,干不了重活,儿子媳妇也过了天命之年,我提议找个保洁。可儿子媳妇说什么也不同意,于是登上梯子擦棚顶,擦墙壁,擦玻璃,接着洗窗帘,洗衣服。把整个房间擦得锃明瓦亮,窗明几净。并在阳台上安上了彩灯,栅栏上安上了一串串的小灯笼,五颜六色,火树银花,十分壮观。给人一种吉祥幸福的感觉。

  儿子厨艺好,提前煮好肉烧成火红火红的颜色,让人有一种吉祥的感觉。炸丸子,煮肘子,光肘子就有三种做法,花样翻新,吃起来香甜可口。儿子媳妇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准备年货,各种水果、干果、糖果样样俱全。

  除夕,儿子媳妇精心准备了一大桌子菜,都是提前征取老人意见做的。色香味独特,让人一看就很有食欲。全家人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品味着这美味佳肴。我心里很是高兴,心想:年轻时生活困难,操心受累,没享什么福。到了晚年真是太幸福了,有这样的好儿女令我三生有幸。女儿也有婆婆,都在她家过年,没有多少时间回来,每逢过年过节都给我们二老很多钱,女婿更是孝顺,总在前头张罗。令我十分欣慰。

  除夕之夜,更让我激动不已。饺子准备两样馅,荤素搭配,几口人围在电视机旁,一边包饺子,一边说笑,一边看春晚。满屋洋溢着幸福的气氛。孙女包的饺子很受看,端端正正,别看她平时没时间,不怎么做家务,可是干起活来也是有模有样的。

  饺子包好了,没马上煮,我有个习俗,必须到十一点才煮。今年为了政府响应号召,没放鞭炮,静悄悄的除夕夜,也别有一番景象。到了十一点,媳妇开始煮饺子。两样馅饺子分开煮,一会儿的功夫,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了上来。可是谁也没动筷,儿子媳妇孙女让我们二老坐好,给我们拜年。不仅送来声声祝福,并跪在地上磕头,这是我家几十年的传统了。磕完头,又把崭新的几张大票送到我们二老的手里。按习俗都是老人给子女压岁钱,可我家是子女给老人压岁钱。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而且是儿女一片孝心的体现。

  吃完年夜饭,接到外孙的祝福,他在视频里给我们先拜年,虽然都上了高三,但他一点没有如今有些年轻人的不良习惯,照样按传统习惯拜年。随后女儿女婿发来祝福,并给全家每人都发了个大红包。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守岁,其乐融融地度过了除夕之夜。

  有时我想:传统节日不仅不能忘,并且要重视。好的家风传承,能让子孙后代规范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家庭才能和睦,社会才会更加和谐。回忆大半辈子走过的路,过的年,各有千秋,过去虽然经济拮据一些,但一家人和和气气过大年,也挺幸福。但和今年的年不能同日而语,今年的年让我更感快乐,更感幸福!

小链接
  王铁兰,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退休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三高级中学。退休后又应聘于富民高中,工作了12年。如今赋闲在家,经常写一些文章在报纸上发表,每年百余篇文章见报。积极参加省市征文比赛,多次获奖。自愿参加社会活动,被评为朝阳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用智慧和爱心经营的小家,被评为朝阳市模范家庭。

[编辑 熙楉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