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自我
文/王铁兰(辽宁朝阳)
“长绳无法缚落日,良药难以驻青春。”人总会老的,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生进入暮年,并不意味着老朽和衰退。是一抺秋之夕阳,也能为凛冽的寒冬涂上一笔靓丽的色彩。尤其是在经历坎坷的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苦旅后,何尝不增加几多历练,几多豁达,几多智慧。人生之秋的老年,才是经历风雨人生后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成熟与辉煌!
人一旦进入老年,更要活得有意义。不能有活一天算一天混日子的想法。生命可以不伟大,但一定要活得靓丽。要讲究衣着打扮,更要讲究卫生,不修边幅万万不可。时尚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不仅穿戴要得体,更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这也是人之常情呀!
心态方面要“风物长宜放眼量”,生命的年轮不断增加,年龄越大,越要保持好心态。尤其是对待子女要放眼量。时下,生活节奏快,年轻人压力大负担重,上有老下有小。老人要多多体谅子女。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人到老年,都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还要有一颗慈善的心。“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要活得简单,千万不要复杂,复杂了会让人疲惫。做到心胸开阔烦事少,笑得真诚寿命长。世界上有件永远不亏本的事,那就是快乐。西方有句谚语:“一副好心情,胜过一副良药。”我们要怀着一副好心情,笑看春花烂漫,笑看腊梅绽放,塑造阳光心态,靓丽丰腴人生。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剩下的时间越是短暂,越要使之丰满。人老了不能停滞不前,也要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年轻时没条件,买不起书,只能借书读。正如《黄生借书说》里所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如今条件好了,书买得多了,又加之朋友们赠的书,市图书馆在教师节又赠给我那么多书,总计有几千册藏书。如果不多读,太可惜了。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它能荡涤人内心的污垢,它能净化心灵。“忧愁非书不释,忿怒非书不解,精神非书不振。”
笔耕不辍是我的人生习惯。社会是个大百科全书。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让人捕捉信息,在记忆的长河中寻觅生活的浪花,在灵感的敦促下,写一些小文章。特别是当我的文字变成铅字时,高兴得无以言表。写作不仅锻炼了大脑与手指,更让我活得有意义,更让我开心快乐。
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老年人常常好和别人比家庭,比儿女,比收入。比来比去,比出烦恼。人要善比,德比于上,物比于下。德比于上故知耻,物比于下便知足。只有懂得知足,才能快乐。知足是快乐的藤,贪婪是灾难的果。
“岁老根弥坚,阳骄叶更阴。”有生之年,要敞开自己的心扉,在尽情享受繁华世界的恩典之际,笑对翻云覆雨的坎坷。攀得半山休道远,还需健履上高峰。在人生的下半场,要活得更有意义,活得更加靓丽!
小链接王铁兰,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退休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三高级中学。退休后又应聘于富民高中,工作了12年。如今赋闲在家,经常写一些文章在报纸上发表,每年百余篇文章见报。积极参加省市征文比赛,多次获奖。自愿参加社会活动,被评为朝阳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用智慧和爱心经营的小家,被评为朝阳市模范家庭。
[编辑 直观 编审 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