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我们村的宣传队(王铁兰)

摘要:每每回忆起当年我们村宣传队的排练、演出、谢幕等情景,都特别开心,快乐,兴奋。

我们村的宣传队

文/王铁兰(辽宁朝阳)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几十年就过去了。每每回忆起当年我们村宣传队的排练、演出、谢幕等情景,都特别开心,快乐,兴奋。我们家乡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评剧名声在外,在十里八屯有很高声望,连在县里都很有名气。评剧《劈山救母》可谓演到极致。徐长霞演的三圣母简直惟妙惟肖。唱得好,演技高。张之范演的刘彦昌也十分到位。又加上画匠师傅画的背景山——华山的衬托,太完美了。当时有一个顺口溜:车户沟的山美水美人美,《劈山救母》更美。

  有一天村书记找到我,说能否成立一个宣传队,宣传一下党的方针政策,再自编自演一些节目,那咱村的文化生活就更丰富多彩了。我欣然答应了,一提出号召,全村年轻人奔走相告,积极报名。后经选拔,挑选了十二名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年轻人,宣传队成立了。有唱得最好的徐纪琴,有吹打弹拉能手王朋玲,有全面手张志安、晏树青、老猫、徐世凤等人。

  这些宣传队员心很齐,都想把宣传队办好。所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各个都不遗余力。第一天,由于没有现成的节目,我们十多个人爬到村委会房上,开始广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唱革命歌曲,朗诵毛主席诗词。乡亲们听得很认真,每个人都走出屋门,站在自家的院子里听。尤其是毛主席诗词《长征》《沁园春·长沙》等,备受广大村民青睐。宣传效果很好,受到村民及村领导的表扬。我们一直坚持,风雨不误,那股干劲太足了。

  除了每天晚上到房上宣传外,我们在茶余饭后创作了表演唱《永远跟党走》《要听党的话》等节目。晚上村民们吃完饭,都争先恐后来到十字街看我们演出。我们演唱了《黄河大合唱》《黄水谣》等传统革命歌曲。还演出了我们创作的三句半节目,乡亲们笑得前仰后合。表演唱《四个老头学文化》,画好妆,一出场,掌声热烈。乡亲们不仅认可,还经常表扬我们。我们也各个憋足了劲,多排练出好节目,满足广大村民的要求。

  宣传队的乐队有手风琴、笛子、二胡、口琴等,配合默契,真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大乐队”。有时我也奇怪,他们每个人都不会简谱,更不用说五线谱,可他们一拍即合,不禁让人惊叹不已。全宣传队只有我一个略识一点简谱。找到好听的歌,费好大气力才能排练出来,再教给大家,大家学得认真,唱得悠扬。尤其是最小的队员徐纪琴唱得非常棒,字正腔圆,声音高亢,悠扬动听,宛如百灵鸟一样。当时驻村工作队有一个是音乐学院的教授,临走时非要带走她。可她父母舍不得孩子,又加上小纪琴从小懂事,看不了父母伤心,懂得孝顺父母,因此错过了机会。

  如今回忆起宣传队,仍然很兴奋,但也有忧伤。高兴的是,那段愉快的日子里,不仅给乡亲们带来欢乐,也提高了自己,砥砺了自己;忧伤的是已有两名队员英年早逝。尽管他们走了,但他们的美好歌声还时时在我耳边回荡。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而在宣传队的那快乐、那辛劳、那奋斗、那付出将永远停留在我的脑海里,我将永远储藏着这挥之不去的一道靓丽风景!

小链接
  王铁兰,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退休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三高级中学。退休后又应聘于富民高中,工作了12年。如今赋闲在家,经常写一些文章在报纸上发表,每年百余篇文章见报。积极参加省市征文比赛,多次获奖。自愿参加社会活动,被评为朝阳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用智慧和爱心经营的小家,被评为朝阳市模范家庭。

[编辑 直观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