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虎年说虎之三——虎头鞋(时春华)

摘要:父母爱子,从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都能体现出来。尤其是旧时农村,枕着虎头枕,戴着虎头帽还不算完,脚底下这双虎头鞋也是必有的。

虎年说虎之三——虎头鞋

文/时春华(辽宁北票)

  父母爱子,从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都能体现出来。尤其是旧时农村,枕着虎头枕,戴着虎头帽还不算完,脚底下这双虎头鞋也是必有的。

  虎头鞋上的“虎脸”和虎头帽上的虎脸做法相同,都是找新布,粘袼褙,只不过虎头鞋上的用料要求更软,不要硌了孩子柔软的小脚。虎脸是用八层布做成的,寓意“八稳”,与虎头帽的“四平”相对应。

图文无关,仅作配图使用

  虎头鞋的鞋底可以是三两层布打的软袼褙,有的用缝纫机砸些花道道,有的则是用彩线绣“福”字、绣荷花、绣鸳鸯……绣各种美丽的图案,鞋帮一般都用缎子面的,象征着走得端端正正。一双地道的虎头鞋是纯手工制作的,薄袼褙的鞋底很肥大,插空纳上九个菱形破花,九个破花称为九颗圆子,意为“九子十成”,希望孩子健康长大。这大概跟早年医学技术落后,孩子时有夭折有关吧。

  做鞋帮的面料有绸缎的,也有色彩各异的花布的。用彩色毛线做虎须,黑丝线做炯炯有神的虎眼,那些花花绿绿的丝线,做眉嘴唇舌,还常用兔毛给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各种鲜艳的色彩间杂,轮廓清晰,一双巧手赋予了虎头鞋生命的色彩和灵性。

  虎头鞋上的鞋带也是寓意深刻的,表示代代相传。农村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姥姥的帽子舅母的鞋”。实际上这虎头帽都是由上年岁的奶奶(姥姥)辈上的人做的,鞋子则是由姨娘、姑妈、舅母或者是婶子大娘做的,虎头鞋不单送,一送就是两双,好事成双,富贵双全嘛。这鞋带必须是妈妈亲手缝上去,寓意孩子好养活,把根留住。最早的虎头鞋鞋底和鞋帮是一体的,不能有接头或者断开,鞋和帽都必须用缎子做,随着社会的进步,做法选材上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

  过了穿虎头鞋的年纪,我问大人为啥孩子要穿这样的鞋,他们便给我讲了关于虎头鞋的传说:黄河岸边有个姓石的船工,他乐于助人。一天,一位老奶奶欲冒雨过河请人为儿媳接生。她刚到河边.风刮雨淋,头像炸开似的疼。姓石的船工便替老奶奶去请接生婆。雨过天晴,老奶奶的儿媳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老奶奶千恩万谢送了一张画给船工。画上画的是一个正在绣虎头鞋的俊俏姑娘,船工很喜欢,就将画贴到自己的茅屋里。此后,船工收船回到家,总有一位漂亮的姑娘做好饭菜等他。原来,姑娘是天帝的女儿,天帝派她下凡与船工结为夫妻。几年后,他们添了儿子取名石虎。这天,县官来到渡口,见船工的妻子貌美想霸占为妾。船工的妻子于是收了凡身回到画上。县官抢走画贴在床头。但不管他怎样甜言蜜语画中美人就是不下来。小虎一直哭着要妈妈,送画的老奶奶说让小虎的姑姑做双虎头鞋,小虎穿上它,就能找到妈妈。小虎的姑姑连夜做好虎头鞋。小虎穿上身轻如燕,立刻去找县官。见了县官,虎头鞋变成老虎把他咬死了。船工的妻子见小虎来救她,赶忙从画上跳下来,带着小虎高兴地回家了。

  还有一个传说:有个巧手的妇女,给自己的孩子做了虎头鞋,孩子十分喜爱,睡觉都舍不得脱下来。有一天晚上,妖魔进村,全村的孩子都病了,唯独她家的孩子好好的,人们就仿照她的做法,给自己的孩子也做了虎头鞋穿上,结果孩子们再也不怕魔怪了。

  虎头鞋的传说很多,每个地方的说法不一样,但是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穿上虎头鞋,希望宝宝像小老虎一样平平安安地长大。因民间流传着“红官绿娘子”之说,所以给孩子们做的虎头鞋,包括虎头帽,男孩子的突出红色,女孩子的突出绿色。红色的寓意是“无病无灾儿,长大当官儿”,绿色的寓意是“锦绣绿娘,变成凤凰”。都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将来有所作为,过上幸福的日子。

  穿虎头鞋的确切时间段,是在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孩子刚学走路,脚底没根,离不开大人的搀扶一定要穿软底鞋。这时给孩子穿双虎头鞋,利于孩子脚踏实地地走路。满眼欣喜的大人,双手托着自己孩子的手往前领着走路。无限的爱意,在孩子虎头鞋的一针一线中,在每一丝色彩里,在殷切的目光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来。

小链接
  时春华,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现就职于辽宁省北票市教育局信息中心。1992年毕业于朝阳市第一师范学校,选修音乐,酷爱文学,文风朴实接地气。热爱生活,热衷传播社会正能量。系朝阳市作家协会、辽海散文学会、北票市作家协会会员;《好名声网》特约助理编辑,此网站有《时春华好名声展馆》;《北票市报》特聘记者,此报刊有专栏《朝花夕拾》。在网络、刊物上发表作品600余篇。

时春华展馆

[编辑 熙楉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