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谁的虞美人(时春华)

摘要:一提起虞美人,可能大家立刻会想到李煜的那首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谁的虞美人

文/时春华(辽宁北票)

  一提起虞美人,可能大家立刻会想到李煜的那首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凝练、优美的语句中折射出亡国后的寂寞和悲哀,凄楚哀怨,愁肠百结;一提起虞美人,也许大家会不由自主想到书中描写的那个倾国倾城的绝色女子虞姬——为项羽血洒垓下的薄命红颜。历史虽已远去,但是穿越历史,烽火中那惨烈浓情的一幕依旧会清晰浮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汉军围困垓下,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哀大势已去,面对虞姬,在营帐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慨叹之词苍凉悲壮,情思缱绻悱恻。随侍在侧的虞姬,拔剑起舞,并以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后自刎,凄怆的场景让人扼腕垂泪。传说虞姬葬处,生草能舞,人呼为虞美人草。

  说起虞美人,缘由竟是《辽海散文》的同题征文题目,看那插图,有似曾相识之感,上网查才知道它是罂粟科植物,花极美,色彩艳丽,婀娜多姿,风中摇曳若彩蝶飞舞,素雅中不失风韵,妖娆中尽显华贵与雍容,让人浮想联翩。

  其实,《辽海散文》让我想起的不仅仅是项羽、虞姬、李煜,她带给我的除了知识、才思还有快乐。我本是茫茫人海中一个普通的女子,机缘巧合,因为爱好文字而加入了《辽海散文》这个大家庭,在这里,欣赏文友们的文章是一种享受,聆听散文大家的教诲是一种偏得,参与同题作文是一种历练,学作文学做人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每一天,我都在关注她,不看看《辽海散文》的动态我竟会食不甘味,她成了我的红颜,我内心里一份美好的企盼和牵挂。

  “虞美人”,艳艳红花承载了英雄美人的情怀,承载了李后主的慨然长叹,承载了世间的绝代风华……然,我说的《虞美人》非草,非花,非药,非人,亦非词牌,它是一个文字爱好者展示与交流的平台,非我独有,是你的,他的,我的,我们大家的。

小链接
  时春华,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现就职于辽宁省北票市教育局信息中心。1992年毕业于朝阳市第一师范学校,选修音乐,酷爱文学,文风朴实接地气。热爱生活,热衷传播社会正能量。系朝阳市作家协会、辽海散文学会、北票市作家协会会员;《好名声网》特约助理编辑,此网站有《时春华好名声展馆》;《北票市报》特聘记者,此报刊有专栏《朝花夕拾》。在网络、刊物上发表作品600余篇。

时春华展馆

[编辑 直观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