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良药何必苦口 忠言何必逆耳(王铁兰)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子女教育方面,一定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否则就会出现偏激不当的现象,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良药何必苦口  忠言何必逆耳

文/王铁兰(辽宁朝阳)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子女教育方面,一定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否则就会出现偏激不当的现象,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自古就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说法,而在教育子女方面,不妨换个角度,良药不必苦口,忠言不必逆耳,如此效果可能会更佳。古人云:棍头出孝子,恩养无义儿。但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些偏激。要讲究赏识教育,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尤其是要注意说话的语气,讲话的态度。

  有些家长说话粗鲁,不讲究方式方法,使孩子增加逆反心理。一位教育家说过:“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说得千真万确。《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触龙在众臣强谏赵太后无效的情况下,察颜观色,语气缓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地劝赵太后,讲解利害关系,因势利导,最终使赵太后心悦诚服地接受。这就是说话讲究艺术的最好范例。

  诗人郭沬若在游普陀山时,拾到一个笔记本,扉页上写着一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横批是“春在哪里”。再翻一页,竟是一首绝命诗。郭老急忙派人寻找失主,终于找到了,是一位叫李真真的姑娘,考大学三年落榜,决心魂归普陀。郭老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地耐心开导并替她改写了对联:年年失望年年望,事事难成事事成,横批:春在心中。姑娘知道是郭老后很受感动,赋诗作谢:“梵音洞前几彷徨,此身已欲付汪洋。妙笔竟藏回春力,感谢恩师救迷航。”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在马来西亚柔佛一条公路边上,有这样一则温馨提示语: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公里,可以饱览本市的美丽风光。超过60公里,请到法庭做客。超过80公里,欢迎光顾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100公里,祝君安息吧。这则提示语,没有强硬的字眼,却足以让人深思,既能让人提高警惕,又富有人情味,效果极佳。

  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一定要注意语气,讲究方法,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要多借鉴古代的教育方法。“理喻”是主动型教育,未雨绸缪,态度温和,让孩子容易接受,并会产生免疫力和动力。借鉴“德化”的方法,所谓德化,就是以身作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打铁还需自身硬。家长不仅要耐心说服教育,还要注意语气,更要用自己的形象去影响孩子。借鉴“诚感”的教育方法,以诚感人,从情入手。“一两重的真诚,等于一吨重的聪明。”印度谚语云:“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这话的确有道理,对我们教育孩子很有启示。

  总之,家长教育孩子是个大工程,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有话好好说,不能简单粗暴,一句话能把人说恼,一句话也能把人说乐。其实,每个家长都是好心,望子成龙。只是语气生硬,方法不当,因此,不妨试试“良药何必苦口,忠言何必逆耳”的方法,这样往往会给您带来惊喜。

小链接
  王铁兰,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退休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三高级中学。退休后又应聘于富民高中,工作了12年。如今赋闲在家,经常写一些文章在报纸上发表,每年百余篇文章见报。积极参加省市征文比赛,多次获奖。自愿参加社会活动,被评为朝阳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用智慧和爱心经营的小家,被评为朝阳市模范家庭。

[编辑 安然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