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光环效应”让你产生了哪些错觉(包明丽)

摘要:林清玄是台湾著名的作家,可以说著作等身。星云大师读了他的文章赞叹其“文如流水,语似冬阳”,他清丽的文风,细腻的文字,吸引了大量的女粉丝。

“光环效应”让你产生了哪些错觉

文/包明丽(辽宁朝阳)

  林清玄是台湾著名的作家,可以说著作等身。星云大师读了他的文章赞叹其“文如流水,语似冬阳”,他清丽的文风,细腻的文字,吸引了大量的女粉丝。

  有一次林清玄到成都演讲,台下有个女生塞给他一个粉红信封。林清玄收起信封,心里暗想这肯定是一封情书。等回到酒店,他拆开信封,只见上面写着:“林老师,我从小就拜读您的文章,非常崇拜您。没想到今天见到您,发现您很像周星驰电影里的火云邪神,真是相见不如怀念啊!”

  这件事是林清玄在一次节目访谈上自己说的。

  那个女生,因为太崇拜他了,导致见了林清玄,失望到不想掩饰。她的做法很不礼貌,或许,只有一吐为快,才能平复她的难过吧。

  虽然明白,俗话说的文如其人,指的是文字中可以见到作者的性格、品质,而不是长相,优美的文字不一定出自帅哥美女之手。多年前,我见了林清玄的照片之后,和那个女生的心理一样,觉得见了不如不见。

  我年轻时还犯过一次类似的“错误”。

  看完濮存晰饰演的《英雄无悔》这部电视剧后,开始喜欢这个演员。他在剧中饰演南滨市公安局局长高天,剧中的他刚直不阿,光明磊落、不畏艰难、秉公执法。没有偶像的我,被他“圈粉”,吸引我的不仅是他英俊潇洒的光辉形象,还有剧中他的好口才。

  偶然的一天看了他的真人访谈,面对主持人的提问,他回答得语无伦次,和电视剧中的高天判若两人。那一刻,我才明白,电视剧中的人物是有台词的,剧中人物的形象是塑造的,演员也有本色出演的时候,但大多时候剧中人物和真实的演员素质、性格没什么关系。即使人物塑造得再成功,那也不是演员本身,演员只是角色的塑造者。

  看过那次访谈以后,我对濮存晰这个演员的喜欢大打折扣。再看他演的电视剧,无论在剧中他表现多么出色,我总是想起他磕磕巴巴面对主持人的样子。

  我和那个女孩的行为有个心理学名词,叫“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

  它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会常常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一个人的某种品质,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受这种印象的影响,人们在不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同理,一个人的某种品质给人留下极坏的印象,人们对他的其它品质不去了解就认为很差,仿佛他一无是处。

  这就好象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让人们误以为那天月亮很大,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而不是月亮本身的大小。

  因此,桑戴克给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名称叫“晕轮效应”,也叫“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不仅仅在偶像崇拜中表现的特别明显,在爱情中表现得也很明显,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典型的“光环效应”。

  谈恋爱的时候,因为喜欢上了对方身上的某一个优点,由于“光环效应”的扩大,然后就以为他有自己喜欢的一切优点,完全看不见他的缺点,直到结婚后发现这个人变了,其实人没有变,很多优点都是我们自己想象的,因为“光环效应”存在的时间是有限的,没了光环,自然缺点就历历在目了。

  “光环效应”给我们的警示就是要多些理性,遇事才能做出更正确的判断和抉择,对人才能做出更客观的评价。

小链接

  包明丽,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辽宁省大连市卫生学校医学检验专业,现就职于朝阳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在《朝阳周刊》《演讲与口才》等报刊及今日朝阳网发表过多篇文章。

  [编辑 熙楉]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