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里那些叫人无法忘怀的游戏——草木皆兵
文/时春华 图/胡忠玲(辽宁北票)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一个成语典故。讲的是东晋时,强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可是,谁料到先头部队的前锋同晋军首战便被打败,苻坚慌了手脚。他和弟弟苻融趁夜去前线视察,他看到晋军阵容严整,士气高昂,连晋军驻扎的八公山上的草木,也影影绰绰像是满山遍野的士兵呢!接着,在淝水决战,秦军被彻底击溃,损失惨重,秦王苻坚自己受伤,弟弟苻融也阵亡了。苻坚仓皇而逃,他听到风声鸟声也以为是敌人追兵又到了。我今天写的“草木皆兵”可没有这么大的来头,它是我童年时候玩过的一个有意思的游戏,没有硝烟,却有对垒,不是战争,却有胜负。
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勤杂工”,真的,说是“勤杂工”一点也不为过。喂鸡、喂鸭、扫地、收拾屋子是家常小事,夏秋里我们是不得闲的,几乎每天都要到山上去打猪草,回来扔进猪圈喂猪、沤粪。我们打来的草各式各样,有很多在夏末秋初结了小穗穗。我们把大捆的草扔进猪圈的时候,就有那么一根小穗穗挂在了猪圈旁边的大杆绳上,风一吹,这穗穗竟然颤动着向前滑,我们觉得很有趣,于是几个人各自找了几个草穗玩比赛。表演的人把草穗劈开挂在大杆绳上,用手或嘴制造风,但是不准碰触到草穗,让它向前移动。好家伙,表演的人连鼓腮帮子带用手抡,极尽力气,旁边的人则一起有节奏地喊着“一呀,二呀,三呀……”喊到“十呀”结束,最后看相同时间内谁的草穗移动得最远。
吹草穗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个子小,仰着脖子吹,劲使大了,草穗掉了就得重新回到起点,手抡风碰到草穗就犯规,也得从头开始。因为草穗容易掉,后来我们就把蒿子带叉的枝条、细树枝挂在大杆绳上玩比赛,稍沉一些的,用嘴吹有点费劲,伙伴们甚至爬上紧挨大杆绳的墙头上去,爬着、趴着、跪着,各种姿势使劲吹,鼓得腮帮、嘴唇生疼。有时候是临时改变规则,找个大纸壳,用纸壳扇,方法同草穗。一群孩子红着脸,淌着汗玩个破草穗,现在想想都觉得太傻了。
后来有人想出了一个不被晒的好方法,就是找两个长长的大洋钉钉在门洞的地上,两个洋钉之间用炮线拉紧,把长的草穗剪短,找块平平的石头摩擦洋钉帽,通过洋钉帽的颤动促使草穗向前移动,一群孩子大呼小叫,吵吵嚷嚷,乐此不疲。
想想那时候的我们,真是聪明,一段小草木都能研究出一个游戏来,且玩得有声有色,趣味无穷。我们的故事在今天的孩子看来是个笑话,他们永远不能理解那时候的贫穷,不能理解那时候日子的单调,更不能理解那个年代的点点滴滴缘何给我们留下如此深刻而又美好的回忆。
小链接时春华,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现就职于辽宁省北票市教育局信息中心。1992年毕业于朝阳市第一师范学校,选修音乐,酷爱文学,文风朴实接地气。热爱生活,热衷传播社会正能量。系朝阳市作家协会、辽海散文学会、北票市作家协会会员;《好名声网》特约助理编辑,此网站有《时春华好名声展馆》;《北票市报》特聘记者,此报刊有专栏《朝花夕拾》。在网络、刊物上发表作品600余篇。胡忠玲,辽宁省北票市大三家镇小巴里小学高级教师,爱事业,爱生活,勤奋务实,纯朴善良。
[编辑 熙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