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里那些叫人无法忘怀的游戏——推铁环
文/时春华 图/胡忠玲(辽宁北票)
知道我小时候玩过的这东西叫铁环,是上学以后的事,小的时候,我们管铁环叫轱辘圈,大概是它的样子很像车轱辘的形状而得名吧。
铁环最适中的尺寸直径约为五十厘米左右。比这小的和比这大的都不多。大概是这样尺寸的铁环容易掌控吧。我小时候那个年代,两厘米宽铁条的铁环是最常见的,而钢筋构造的柱形的是少之又少。家里的铁丝多的是,找大人或大孩子用比较硬实的铁丝做一个略宽于铁环宽度的直“U”型槽,再从U处一个端点垂直向后弯,留出四十多厘米长的一个推杆,整个形状酷似一个歪把勺子。然后左手拿着铁环,右手拿着推杆,整个身体微向前倾,就像准备起跑的姿势,在左手扔出铁环的同时,右手里的推杆马上跟进,“U”型部位贴上铁环,慢慢向前推,稳了之后可以快跑,可以随时松开,还可以玩票把推杆的底部“U”型部位贴在铁环最前端的内侧,这种玩法得有相当高的技术。
一般都是在吃完饭以后,一群孩子相约在生产队的场院里(因为场院比较平坦)绕圆圈,从大圈转化成小圈,绕规定的“S”形,或是跑直线比赛。
最有趣的是半推半自然跑的比赛和走车辙比赛。半推半自然跑的比赛就是在相同的起点出发,一半距离使劲推,到赛程一半距离的线上人停下,铁环继续,看谁的铁环滚得远,谁的铁环滚得直,谁的又远又直;走车辙比赛更好玩,选一段深凹的车辙,在里面推铁环,看谁的脚不碰车辙的边沿,走起来不侧身子,看谁的铁环走得最远。
我们玩推铁环,常常玩到昏天黑地的,因为走得太远没听见大人喊吃饭,回家以后就像做贼一样,顶着秫秸杆的锅盖简单吃一口就算了。因为玩铁环我结结实实挨过一次打,因为我的铁环丢了,没有铁环玩手痒,就把家里贴饼子时候使用的锅圈拿去玩了,锅圈跟铁环一模一样,放在锅里,能挡住饼子使其不出溜下去。那天天黑前,母亲从地里干活回来贴饼子,找不到锅圈,结果那天的饼子出溜到锅里很不像样子。当我拎着锅圈进院的时候,看见了母亲生气的表情,腿都吓软了,挨了一顿打。不过,几天以后,这锅圈还真就成了我的铁环,因为爸爸又做了个新锅圈。
铁环,伴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在乡间的小路上,在我上学的途中,在校园里,在村中的场院里,那悦耳的铁摩擦的声响,像一首动听的歌,带着别样的快乐,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
小链接时春华,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现就职于辽宁省北票市教育局信息中心。1992年毕业于朝阳市第一师范学校,选修音乐,酷爱文学,文风朴实接地气。热爱生活,热衷传播社会正能量。系朝阳市作家协会、辽海散文学会、北票市作家协会会员;《好名声网》特约助理编辑,此网站有《时春华好名声展馆》;《北票市报》特聘记者,此报刊有专栏《朝花夕拾》。在网络、刊物上发表作品600余篇。胡忠玲,辽宁省北票市大三家镇小巴里小学高级教师,爱事业,爱生活,勤奋务实,纯朴善良。
[编辑 熙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