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走进中国文学古籍(王铁兰)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光辉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艺术宝藏。

走进中国文学古籍

文/王铁兰(辽宁朝阳)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光辉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艺术宝藏。古人遗留下来的文学典籍,浩如烟海,多了解一些文学古籍大有裨益。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历史上永远是熠熠生辉的。

  走进中国文学古籍,会让人增知长智。可以直接感受时代的脉搏,直接感受作品的巨大思想力量和艺术特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大名鼎鼎的帝王将相都被淹没在岁月里,但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名垂千古,永载尺牍!它是“活的历史”,永远激励着人民。

  项羽横剑一挥,生命之劲松瞬时枯槁成萧瑟秋风中的悲壮。“霸王别姬”的悲剧从此落下帷幕。“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尽管如此,这个失败的英雄也未免给后世留下太多的唏嘘。

  白居易的《琵琶行》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些优美的诗句既把音乐的声音描绘得如泣如诉,淋漓尽致,又将乐曲的情调与演奏者、听者的情绪融为一体,琵琶女自叙身世和诗人倾诉郁闷相映衬。高超形象地乐曲描写,不仅满足了读者的听觉,又能让读者领略巧妙的艺术手法。文采飞扬,意蕴深远。

  倘若没有王勃的杰出贡献,恐怕就没有唐诗的盛大气象,就没有生动的大唐山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是送别诗,却意境开阔,音韵和谐。让人遐思迩想,至今仍然在我们口中传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幅绝美的意境,一幅别致的山水画卷。欣赏杜工部的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不难看出他伟大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宽广无垠的胸襟。佳作流传百世,“诗圣”当之无愧!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谌称第一才女。她爱读诗,王摩诘的五言诗,杜甫的七言律诗,李青莲的七言绝句,都能熟记在心。并且喜欢作诗,在《问菊》中“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不仅是对菊花高傲风骨的赞美,更是巧妙地自我评价。以“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的海棠,来作为自己别致高洁的思想性格的化身。寄人篱下,流尽一生的眼泪,悄然离世。留给读者的只有未诉的“秋心”。

  中国文学古籍犹如一泓清泉,幽雅宁静;中国文学古籍犹如百花园,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走进中国文学古籍,如同鸟翔蓝天,有如鱼翔浅底。这数不尽的名言名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让我大开眼界,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增知长智,让我激动万分!

小链接
  王铁兰,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退休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三高级中学。退休后又应聘于富民高中,工作了12年。如今赋闲在家,经常写一些文章在报纸上发表,每年百余篇文章见报。积极参加省市征文比赛,多次获奖。自愿参加社会活动,被评为朝阳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用智慧和爱心经营的小家,被评为朝阳市模范家庭。

[编辑 直观  编审 春语]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