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童年里那些叫人无法忘怀的游戏——踢毽子(时春华)

摘要:毽子做好了,就可以玩了。

童年里那些叫人无法忘怀的游戏——踢毽子

文/时春华(辽宁北票)

  女孩子手巧,身子灵活,那时候,踢毽子可是女孩子的强项。毽子有两种,一种是用六块布缝的(有的地方叫口袋),大小不一;一种是用大钱做的,最简单的就是取一些线麻,多少以正好不松不紧地塞过大钱眼儿为好,然后再包住大钱折返回来,折返回来的可以跟另一侧的对等长,也可以超过大钱仅仅一二厘米的距离,然后用结实的炮线或者是别的线绳扎结实,这样,一个毽子就做成了;还可以用各种花花绿绿的布条代替线麻,做法是一样的;麻烦一些的做法就是用鸡毛做的,这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毽子。弄到鸡毛后,戳齐整,穿过大钱眼儿,把大钱眼儿塞紧,然后找点塑料,用剪刀剪成长条,围捆住鸡毛,塑料条要多多地缠,宽度超过大钱眼儿,然后掐着大钱上部的羽毛,把缠了塑料条的部分往烧热的铁片上使劲墩,再左右地一划,羽毛的对侧就形成了一个烧焦的痂,既粘住了羽毛,又形成了一个挡头儿。但是这鸡毛可不是随随便便都可以,必须是公鸡身上的,尤其是脖颈处的美丽多彩的羽毛。虽然公鸡家家都有,但鸡毛我们是捞不到的,杀了鸡,那美丽的羽毛都让大人绑鸡毛掸子了。都说人小鬼大,不错的,我们有的是办法,偷偷瞄着别家的大人,到处追公鸡,逮住了,一顿拔毛,也怪我们太贪了,有时候,一只公鸡真被我们拔秃了,你说,不露馅才怪。

  毽子做好了,就可以玩了。毽子的玩法很多,群体玩就是散成一个圈,向对面、侧面发起毽子,不让其落地。单个玩样式更多:一只脚在地面上站好,用另一只脚踢起毽子,踢一次,右脚落地一次,这就算踢了一个,这叫踢;一只脚在地面上站立,用另一只脚踢起毽子,这只脚始终不落地踢毽子,叫颤;两脚一左一右踢叫判;一只脚踢起毽子,某条腿膝盖曲起,大腿与小腿成九十度角,用大腿接住毽子顶起来,再回另一条大腿上,两条大腿倒毽子,这叫拱;一只脚的内侧踢起毽子,另一只脚用外侧接住并返回来,这叫拐;还有就是一只脚踢起毽子后,从另一条腿后伸出去,接住并同时踢起毽子,这叫弹,这是比较高难的动作……我玩得很好,也很能踢,分伙的时候小伙伴都愿意跟我一伙,渐渐出现了不均衡。后来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就是单数人玩,我是烧火儿的,两边都有我的份儿。小伙伴们常常玩得满头大汗,只要人不变,常常是下午接着上午的数,明天接着今天的数。

  回想着曾经的小伙伴们因为踢毽子的规矩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回想着大家踢毽子时或自然甩手,或紧张得手呈爪状,跟着脚使劲,嘴也有点发瓢的种种模样,仿佛就是昨天的事。只可惜,我的昨天永远一去不复返了。

小链接
  时春华,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现就职于辽宁省北票市教育局信息中心。1992年毕业于朝阳市第一师范学校,选修音乐,酷爱文学,文风朴实接地气。热爱生活,热衷传播社会正能量。系朝阳市作家协会、辽海散文学会、北票市作家协会会员;《好名声网》特约助理编辑,此网站有《时春华好名声展馆》;《北票市报》特聘记者,此报刊有专版《朝花夕拾》。在网络、刊物上发表作品600余篇。

时春华展馆

[责编 熙楉]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