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力作”专栏
长期身处和平年代,极易使人在乐享生活、争名逐利、心浮气躁、得过且过的状态中慵懒倦怠,放松警惕,消弭斗志,忘却初心,淡漠使命,弱化担当。作为负责任的网络媒体,极有必要重复呐喊“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是一位勤勉自强、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影响深远的军中俊杰、爱国学者。其作品以说理透彻、恢宏大气、振聋发聩而著称,独具提神醒脑、救赎灵魂、正心正念之功效。
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警示当代、鼓舞民志,更为启迪后世、昭告未来,经请示将军同意,本网编委会决定于2020年3月12日开启“一南力作”专栏。愿借将军力作,爆燃民族精神之火,积极践行“导引群心、朝向太阳”理念。
敬请各位网友多多转发,助力公益善举,共襄复兴伟业。
《胜者思维》
文/金一南
第二章 危机中的领导者
问题是带人走出困境的最好向导,危机是教人进行创造的最好老师。机制再完美,本身不会自动发生作用,起决定作用的依然是人,尤其是危机处理中的领导者,任何机制无论如何严密、完善,最终仍然无法取代危机中人的意志、洞察与决断,正是这个因素真正赋予危机处理机制强大的生命力,真正的生命力是人赋予的、人的意识赋予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赋予的。
决策者越是敢于担当,将士越是勇于担当
中印边境自卫还击战①,是非常典型的战例,没有人想到会打这场仗,毛主席也没有想到。我们当时没有把握,毛主席把西藏军区司令张国华叫过来了问:“听说印度军队还有一些战斗力,我们能不能打赢啊?”张国华信心满满:“打得赢,请主席放心,我们一定能打赢。”
①中印边境战争是指1962年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在藏南边境的战争,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中国军队在打到中印传统习惯线附近、取得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下,突然单方面结束行动,并将缴获的物资和俘虏的战俘归还印方,还从冲突发生前的实际控制线后退20公里。——编者注
毛主席根本没有按照张国华的思路去想。他说:“也许我们打不赢,那也没有办法,打不赢也不怨天不怨地,只怨我们自己没有本事,最坏的结局无非是印度军队侵占我们西藏。西藏是中国神圣的领土,世人皆知,天经地义,永远不能改变的,总有一天我们会夺回来。”毛主席给张国华吃了一颗定心丸,打输了没有关系,把西藏打丢了都没有关系,总有一天我们会夺回来。张国华回西藏军区传达,西藏军区同志情绪嗷嗷叫:“我们怎么能打输呢?”毛泽东给张国华吃了一颗定心丸:你前方放开了打,打输了我这儿给你兜着,打丢了都没关系。
西藏军区前方指挥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被毛主席这句话给激发出来了。当时中印边境自卫还击总部决定的意见是不要打大了,就打印军一个点,围歼印军一个营,不要打多了,打大了吃不掉。作战方案全传给前方指挥。前方指挥员张国华等人要求打印军一个旅,而且立即行动,打一个大的,吃大的——吃一个旅。总部要求打一个营,让你保险,你们非要吃一个旅。两种方案均报到军委,有领导认为张国华等人是军事冒险主义,是张国华不听招呼胡干、蛮干。方案最后由毛主席定夺。毛主席一言九鼎:“他是前沿指挥让他打嘛,打不好,重来。”你看,这就是气度。
中印边境自卫还击战,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自卫还击战中,战役战术层面战绩最大,围歼印军三个旅。按照中央精神、总部精神、总参的精神,围歼一个营就行了,最后竟吃它三个旅。没有前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根本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战果。毛主席充分尊重了前方的主动性。
当时获得大胜,张国华也忐忑不安,因为他们违背了军事方案。消息传来,好几位老帅说他是军事冒险主义,他守在保密室等军委电报。军委第一封电报来了,表扬张国华。译电员按照密码一个个译出来,张国华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领导没有追究他不听从上级指挥的责任。紧接着第二封电报来了,头一封电报作废。刚看完第二封电报,第三封又来了,而且以第三封电报为准,张国华的心又提起来了,可能是上面有意见,还要加批评。第三封电报译完,他一个字一个字地跟第一封电报比对,就多了这么几个字:“中央军委极为高兴。”
这是毛主席加进去的,要求追回第一、第二封电报,就补了这句话:“中央军委极为高兴。”这就是前方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表现,你看、它跟后方决策者的大包揽、大担当连在一起发挥了什么样的效用。所以我们要讲领导者的大眼光、大境界,有效推动前方指挥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使他们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我们今天有些领导者老是抱怨,前方没有敢干的了,都是胆小鬼,害怕了。我说,你别说前方,你看你自己,你敢不敢?你只要敢担当,前方肯定有人敢担当。
决策者越是敢于担当,前方将士越是勇于担当。我们今天有一个普遍现象,班子里要做出一个决策,80%都支持,都觉得心里没底,非得全票通过好像才是成功的决策,有一个人不同意,大家都觉得不妥。真正好的决策往往带有一意孤行的特质,你要是有一意孤行的特质,你又成功了,历史会留一笔,记你的战略和胆略。当然,如果你失败了,那叫刚愎自用。这就是决策者的风险。决策者如果不承担这个风险,你想在历史上留一笔就很难。
为什么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各级干部要敢于担当?因为这是作为一名决策者的关键素质。当然,我们确实也有很多敢于担当的干部。例如,在海洋维权的时候,国家海洋局一批干部敢于担当。2012年9月11号日本完成“购岛”,9月12号我们外交部发表声明,要开展维权,到钓鱼岛维权。当时到钓鱼岛维权,中央的指令还是要求不进入12海里,我们国家海洋局的同志积极主动大胆地行动,促使中央行动发生了改变,进入12海里。
我们军队的同志要好好地向国家海洋局、向海监总队的同志学习,国家海洋局海监总队的同志说:“一定要以我们的行动给中央增强信心。”你看这海洋局的同志,“以我们的行动给中央增强信心”,而不是说中央给我指示,你怎么说,我怎么做,你不说,我也不做,你说了,我还不一定做得到。
这就是最后定位的“9·14”行动,国家海洋局八条船进入钓鱼岛12海里。没有前方这一批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无此可能。简单地执行中央指令,不进12海里,当然中央会立即给他们大加表彰。我觉得这就是担当的问题。危机处理很多不是技术问题,是领导者的思想和境界的问题,在于敢不敢担当。没有这批敢于担当的人行不行?到了关键时刻,有没有人出来横刀立吗?!你有这样的力量,给中央增加了多少决策的空间呀,没有这样的力量,那就真的永远不能进12海里了。
(未完待续)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模范教师,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奖者,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并代表国防大学赴美军院校讲学。兼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军营新闻人物”,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编辑 熙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