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燕后燕北燕史
前燕后燕北燕的重要人物——谦恭谨厚的四朝重臣阳骛
文图/周亚利(辽宁朝阳)
阳骛(?—367年),字士秋,东晋右北平无终人,阳耽之子。
阳骛自幼好学,精通经史,言语不多,但很有见识。初任平州别驾,多次进献增强国力、稳定局势的策略,多被采用。慕容廆认为他是个奇才,升任他为辽东太守。
慕容皝即位后,任王诞为左长史,王诞以阳骛才能超众为由,把左长史的位子让贤给他。慕容皝称燕王后,任阳骛为司隶。阳骛帮助慕容皝东征西讨,运筹帷幄,参谋军机,对前燕疆土的扩展,内部局势的稳定,作出很大的贡献。因功,被封为建宁公。慕容皝对他非常尊重和信任,临终时对儿子慕容儁说:“阳士秋忠干贞固,可托付大事,汝善待之。”①
①《晋书》卷一百十一《慕容暐载记附阳骛传》。
慕容儁即位后,封阳骛为郎中令。称帝后,封阳骛为尚书令。后迁司空,仍兼尚书令之职。
《晋书》说,慕容儁称雄中原,阳骛之功,仅次于慕容恪。东晋永和五年(349年),赵、魏大乱,慕容儁准备乘机讨伐,以慕容恪为辅国将军,慕容评为辅弼将军,阳骛为辅义将军,慕容垂为前锋都督、建锋将军,准备进攻后赵。前燕元玺元年 (352年)王午自称安国王。八月,慕容儁遣慕容恪、封弈、阳骛攻打。元玺四年(355年)十一月,慕容儁以慕容恪为大都督、抚军将军,阳骛为副,征讨镇北将军段龛。前燕光寿二年(358年)八月,原后赵将领张平、李历、高昌皆遣使降燕,又降东晋、前秦。慕容儁遣慕容评讨张平于并州,阳骛讨高昌于东燕,慕容臧讨李历于濮。前燕建熙元年(360年)正月,慕容儁在邺城阅兵,准备遣慕容恪、阳骛率军征伐东晋,但接着慕容儁就病到了。
慕容儁病危,阳骛接受顾命,为辅政大臣之一。慕容暐即位后,以师傅之礼待他,对他十分尊宠,封为太保,又进太尉。他慨然叹道:“昔常林、徐邈先代名臣,犹以鼎足任重而终辞三事。以吾虚薄,何德以堪之!”②意思是,过去像常林、徐邈那样的一代名臣,还多次推让至关重要的、显赫的职位,我这样年事已高、才能低微的人,怎么能担当重任呢?他请求慕容暐免去他的太尉一职,言语恳切至极,但慕容暐没有答应他的请求。
②《晋书》卷一百十一《慕容暐载记附阳骛传》。
阳骛历事慕容廆、慕容皝、慕容儁、慕容暐四朝,德高望重,从太宰慕容恪以下都很尊重他,见到他都要给他行礼。但阳骛谦恭谨厚,超过他幼年还没有做官的时候。阳骛的子孙显达的很多,他经常告诫约束他们,没有人敢违背他制定的法度。阳骛生活非常简朴,反对奢糜之风,出入总是乘着那辆旧车,马也是瘦瘦的。前燕建熙八年 (367年) 十二月,阳骛去世,谥敬。死后,家中没有多余的资财,说明他为官十分廉洁。
《晋书》记载,东晋升平四年(360年)“正月,慕容儁死,子代立。慕容恪杀其尚书令阳骛等”③。这条记载应该是错误的,因为慕容恪与阳骛均死于前燕建熙八年(367年),不可能存在360年慕容恪杀阳骛一事。
③《晋书》卷十三《志第三》。
小链接
周亚利,1956年5月出生,研究馆员,政协朝阳市第八届委员,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1977年2月至1980年1月就读于吉林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1980年3月至2011年5月在朝阳博物馆先后从事考古、陈列、群教工作,曾任考古队员、陈列部主任、群工部主任。1986年6月至8月赴日本北海道随展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2007年4月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当代文博专家”荣誉称号。2017年7月30日当选为朝阳市三燕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周亚利主编或执行主编的著作有:《前燕后燕北燕史》(被评为2012年朝阳市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一等奖)、《慕容鲜卑饮食文化》《辽金朝阳佛教文物》(上册)。此外,她还参与编写了《朝阳佛教史》(被评为朝阳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龙城宝笈·朝阳博物馆馆藏佛教造像精品》《朝阳佛舍利》《佛教圣地凤凰山》《前燕史话》等著作。
[编辑 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