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休克的伤,都是致命伤
文/张丽华(辽宁朝阳)
“我知道,这个年纪遇到的人,不会有结果。但你很特别,我有点舍不得。”
这是无意间看到的刚入学的新生发的朋友圈,似乎读到隐隐的感伤。其实,现在的学生多半都是屏蔽老师的,我们很难察觉到她们的细微变化。这可能是她复制的别人的一段话,也有可能是原创。
想起读书时,我们疯迷琼瑶的言情剧。记得那时在大连医科大学二阶梯上课都是随机占座,某次在课堂上,赫然发现桌面上刻着:你的每一个微笑我都珍藏,你的眼泪是我致命之伤。
老旧的木质桌面,紫檀色的油漆,被圆珠笔深深地刻画过后,斑驳而粗犷。主人公很不具体,留下一个无法猜透的谜,但这是深刻的年代记忆,就像星海岸边的涛声,时不时地在记忆里回响。时光,很安静,校园里秋天的梧桐叶,悄悄滑落到路边的长椅上。
其实,这些所谓的情怀和感伤,都不致命。休克,才是生命中的重创,包含着我们所有的不希望。
休克这个词来源于英语shock的音译,原意是剧烈的打击、震荡。人们研究休克,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1731年Henri Francois Le Dran首次用法语secousseuc一词概括枪弹伤后的全身性变化,1743年的英译本译为shock。从此,shock一词用于医学。
休克并不是昏迷,昏迷也不是休克。休克是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其特点是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微循环障碍、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流量不足和细胞与器官功能代谢障碍,是一种危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引起休克的原因很多,常见的主要有失血与失液、创伤、烧伤、感染、心脏病变、过敏以及神经中枢抑制等。
我们不得不说的就是大出血,如果大量失血得不到及时补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常见于外伤大出血、消化道大出血、肝或脾破裂及某些妇产科疾病引起的大出血。休克的发生与否取决于失血量和失血速度。一般情况下,15分钟内失血量少于全身总血量的10%时,机体可以通过代偿使血压和组织灌流量保持基本稳定;快速失血超过总血量的20%,即可引起休克;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50%,则往往迅速导致死亡。
典型的失血性休克,在休克早期,患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脉压减小、尿量减少、神志清楚、烦躁不安。这时,医生的警惕性非常重要。如果及时消除原因,积极采取措施,可以转危为安。否则,如果病情较重,进一步发展,就有可能使休克不可逆转。患者出现血压进行性下降、甚至低于50mmHg,心搏无力,心音低钝,脉搏细速,静脉塌陷,神志淡漠甚至出现昏迷、少尿、无尿,皮肤发凉加重、发绀甚至出现花斑。如果病情再进一步发展,出现顽固性低血压、毛细血管无复流,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等,使休克变得更加难治,甚至危及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有安全意识,预防各种可能出现的创伤,积极防治肝硬化以及各种心脏病,预防各种感染,有过敏史者,避免接触过敏原,杜绝火灾,做好劳动防护,避免休克过程的发生。同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也要不断提高诊疗护理水平,建立健全应急急救措施,防休克,少发生休克,积极抢救休克。
小链接张丽华,现就职于辽宁省朝阳市卫生学校,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网名一袋天椒。
[编辑 熙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