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一座桥的距离(李娜)

摘要:多年来,早已习惯了在河西徒步,对河东的一切显得很是陌生,仿佛这两岸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

一座桥的距离

文/李娜(辽宁朝阳)

  多年来,早已习惯了在河西徒步,对河东的一切显得很是陌生,仿佛这两岸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

  那日,难得清闲,我走得很慢,边走边看水面的波纹:近处的,呈菱形,此起彼伏,如绸缎一般光滑细腻。稍远些的,则碎成了一片,亮晶晶的,很耀眼。再远处的,则是无数晶亮的小白点儿,像下冰雹时激起的水泡,密密麻麻。水面上流动着垂柳的倩影,时不时的,几只小飞虫学着蜻蜓的样子点影而过,妙趣横生。凝神细观,你还会发现,水中央有一只孤独的野鸭子,黑不溜秋,若隐若现,在水面上划出一道剪刀水痕,渐行渐远。

  一时兴起,一改往日的路线直奔东岸。当我走在横跨东西的大桥上时,天空蓝得通透,白云触手可及。那感觉,真好!极目远眺,方知这河流比想象中的更长,不见起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不知其年龄,也不晓其深浅。很享受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人,无法知晓自己的前世,也无法预测自己的来生。因为未知,而充满新奇的想象。其实这世上,有很多东西都是未知的,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用生命体验和感知。

  来到东岸,一切就都不一样了。东岸很静,偶见三两垂钓的人。这垂钓之人也很静,他们安安静静地守着鱼竿,守着斜阳,也守着他们热爱的一方水土。我悄悄地靠近一位老人,心里想着,老人历经沧桑,一定内心平和,钓上来的鱼也定是最多的。但当我走到他的近旁,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这位老人身边只有鱼饵,没有鱼桶。我很诧异,忍不住问其所以然。老人戏称,他是来喂鱼的。说着,还收了线。鱼钩光秃秃的,早被老人掰直了,想必上面的鱼饵也早成了鱼食。我在心里想,老人垂钓的是时光,鱼儿才能无所顾忌地享受人类双手奉上的美味佳肴。那一刻,突然心生敬畏,那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

  夜,拉下帷幕。月光下的河流,洒银般斑驳,霓虹灯炫目的色彩在水波间穿梭。忽的,一声“呼啦”,一条鱼儿一跃而起,向我摆尾致意。蓦然发现,自己竟无端地错过了这么多。西岸,喧嚣;东岸,静谧。不过是一座桥的距离,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景致。从此岸走到彼岸,就仿佛从一种人生走到另一种人生。

  其实很多时候,理想和现实,也不过就是一座桥的距离而已。

小链接
  李娜,笔名风凝。蒙古族,中共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作品散见于《中国文学》《西部散文》《人民代表报》等媒体。

[编辑 熙楉]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