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侗寨,我心里的“世外桃源”(王铁兰)

摘要:桂林一游,收获多多,让人感慨万千。记得进入“世外桃源”——侗寨,让我大开眼界。

侗寨,我心里的“世外桃源”

文图/王铁兰(辽宁朝阳)

  桂林一游,收获多多,让人感慨万千。记得进入“世外桃源”——侗寨,让我大开眼界。风景别致,诗情画意,仿佛到了仙境。大有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里的亮丽景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侗寨被青山环抱,绿水环绕,轻盈的风掠过水面,画出粼粼的波光,一闪一闪的,宛如情人的眼睛。各种树的倒影,映在清澈的水面上,让人感觉实在是太美了。成群的白鹭一会儿在天空中翱翔,一会儿又落在水边相互追逐。树上的小鸟时不时地凑热闹,叽叽喳喳地叫着。远处的竹叶轻轻摇动,舞姿婆娑,传播着风的呢喃。

  我们坐在小船上,观看两边的美景。各种花争奇斗艳,有白色的,有粉红色的,有深红色的,有黄色的。在绿叶的陪伴下,姹紫嫣红。尤其是桃花更为显眼,一树树,一串串,遍地都是。

  随后我们带着好奇参观侗寨鼓楼。鼓楼是侗寨标志性的建筑,雄伟壮观。肇兴侗寨鼓楼,素有“侗乡第一寨”美誉。《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这里四面环山、寨子建在山中盆地,小河穿寨而过,鹅鸭嬉戏水面。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排列整齐,错落有致。鼓楼形似宝塔,顶部筑有葫芦或千年鹤,象征着寨子永远吉祥平安。侗族的建筑很有特色,因地制宜,依山势,讲究风水。自然风光与人文创造,紧密结合。天,地,人三位一体,充分展现侗族人民的古朴,憨厚和聪明。这些依山而建的侗寨,从低往高观看,一排排吊脚楼依山排开,一层叠一层,如果想上去,必须沿着石板路上台阶,这些建筑是明代万历年间修建的。

  寨子中有一口古井,周围用青石板围住,井水甘甜清澈见底,井边石板上依稀可见的“乾隆50年”大字,井水常年不干涸。相传,喝此井水祛病延年,女人喝了面若桃花,青春永驻,男人喝了建肾强脾,身强力壮,正是这口古井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民,滋润了八方百姓。

  侗族人民的生活,如今仍然保留着比较原始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日出而做,日落而息。自种粮食,用古老的手工织布。织布的速度很慢,据说一天只能织4寸。用最好的苦酒和腌制多年的酸魚来招待客人,所以有“苦酒醉茶”待贵客之说。侗族是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尤其是传承孝文化。谁家如有不孝子孙,全寨人群起而攻之。因此,都十分孝顺。

  侗族有一句名言:“一株好苗众人栽,一朵好花众人爱”。侗族重女轻男,女尊男卑。恋爱从对歌开始,互赠礼物跨扁担桥。有意者,试婚,男方到女方家干半年活,女孩负责指挥。考验好可成婚,没看好的话,女孩妈妈煮鸡蛋让男孩子吃,言外之意就是可以回家了。成婚后男主内女主外。家里来客人男主人下厨伺候,女主人陪客人喝酒吃饭。一家人合合美美。

  进入“世外桃源”般的侗寨,让人羡慕不已。感受侗寨的古老,恬静的田园生活。这里的人们没有明争暗斗,只有和谐美满的互助。有的只是小桥,流水,人家,古韵悠悠,水乡村落拙朴天成。彩蝶嬉戏,水车吱吱。一年四季桃花盛开,桃树成林。莺歌燕舞,美不胜收,让人流涟忘返。

小链接

  王铁兰,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退休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三高级中学,退休后又应聘于富民高中,工作了12年。如今赋闲在家,写一些文章在报纸或网站上发表。经常参加省市征文比赛和社会活动,并多次获奖,被评为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市模范家庭。

[助编 明月 责编 熙楉]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