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絮啕(dao)∣敦儿,加,斡,迂
文图/吴歌 编辑/半夏
絮啕(dao)非絮叨,
号咷否号啕(táo)。
山人虽鄙陋,
奉康可撑腰。
——开场打油诗。奉,金毓黼《奉天通志》;康,《康熙字典》;以及《说文解字》,等等。
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那么,人兽沟通,使用什么语言呢?
按照国际惯例,应该使用“买方语言”,并非使用想当然的英语啥的。
人兽之间,买方(需方)通常是人。作为卖方(供方),即使是“被卖”的卖方,也要学习“外语”。人言,也是兽类“外语”。
马(驴骡牛。下同)如欲驾车(卖出劳动力),需要掌握的“外语”常用词不多,大概六七个儿吧。
起步:加(jià)
加(jiā)力,加(jiā)油,平声,文雅但不够响亮。所以,车辖(hē)子,会喊成去声。加(jià),非驾。起步之前,“怠速”状态下,马已经“驾”着车。
中国的飞机加加(jià jià)油,煤国的飞机掉㞎㞎(bǎ ba)楼。曾经,山人跟儿时的玩伴,都这么喊过。
直行:敦儿(dùnr/duìr),加(jià)
敦促之敦。《康熙字典》中,有“敦,音顿”之注。敦儿,音“dùnr=duènr”,口语中与“duìr”无异。“dùn”,“duì”,音本不同。但,儿化后无异。因而,有人将其写成“对儿(duèir)”。进而,有人将其写成“得儿(dèir)”。“得(dèi)”,应为韵头“u”丢失之“对(duèi)”。
“duènr”音同“duìr”,有《依兰爱情故事》歌词可鉴。
老妹儿啊
你等会儿啊
咱俩破个闷儿啊
……
我活着是你的人儿啊
死了是你的鬼儿啊
……
每句韵脚,儿化后才能押上。其中之“闷儿”,应为“谜儿(mèir)”之讹。但,字讹,韵不讹。人儿,鬼儿,可鉴。
右转:斡(wó/wé)
斡旋之“斡”。到底是“wó”还是“wé”?前者通语,后者方言。东北话里,韵母“o”都要说成“e”或“ue”。
左转:迂(yú)
迂回之“迂”,没啥好说的。
有看官问,“迂回”左转,“斡旋”右转,谁规定的?天知道吧。车辖子就这么喊。
倒车:倒(chào/shào)
倒,读作“chào/shào”,在拙作《东北方言注疏》中,符合“声母d、t分别与z、c、s相互转换的非普遍规律。其依据,为清代钱大昕的“古无舌上音”理论。载,再,在,猜,找,凿,囱,淡,倒,庉,是这条规律下的常见字。儃,倘,惝,澄,蹲,在通语中亦有同样变化。金毓黼《奉天通志·方言》说,骰读如洒,淡读如善。从“隹”字族的不同声母,堪称此类音变的完美标本。如:锥(zh),椎(ch),谁(sh);堆(d),推(t)。载,因与带同音,骑车载人,常被讹作带人。囱,因与筒同音,烟囱常被讹作烟筒。
倒(chào)!只用作倒(dào)车时的指令。
倒(shào),则用于人之行为或人际交流。某些辞书所谓的“捎(shào)”,难以置信。后退,若非倒(dào)立,何以用手(扌;捎)?
停车:御(yù)
御,《康熙字典》说,卸解車馬也。从彳从卸,皆御者之职。如同机动车不是每次停车都在停车场或车库,畜力车也不是每次停车都要“卸解車馬”,但是车辖子对马发出的指令,都是无差别的“御”。
车夫:车辖(hē)子
拙作《东北方言注疏》里的“车辖子”,语义之一是“旧时车轴两端的销钉”,语义之二是“戏称车夫;车把什”。
仓颉造字,奚仲作车。可见,车的历史,跟字的历史一样长;窃想,车辖子的历史,跟车的历史一样长。辖,又音“hē”,依据《康熙字典》之“何葛切,音曷”。
据洛阳日报(20130903)《人形铜车辖:人物服装皆为写实 反映西周社会现实》报道,当地西周墓葬中,出土过人形铜质“车辖”。
几年前,有位屯中儿大爷问山人:听说你研究方言,车辖子那套嗑儿研究明白没?问话人目光中露出的狐疑,令山人无地自容。就这么几个字,咋就整不明白呢?
真整不明白。敦儿(dùnr/duìr),整不明白;倒(chào/shào),更整不明白。
光屁户(piè hu)撵狼,胆儿大不害臊。今儿个,晒出径个儿(jìng gěr)心得,诚待看官赐教。
注释:方言相关内容,依据拙作《东北方言注疏》(白山出版社 201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