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啥叫“作(zuō)”(吴歌)

摘要:借鉴“自作自受”之语义,拙作《东北方言注疏》将“作(zuō)”释为“殃及自身之不当作为”。

《红楼梦》与东北话系列

啥叫“作(zuō)”

文图/吴歌 编辑/安然

  借鉴“自作自受”之语义,拙作《东北方言注疏》将“作(zuō)”释为“殃及自身之不当作为”。用例包括“不作不死”和“天作有雨,人作有祸”等。

  《红楼梦》中“作祸”和“作死”之“作”,周汝昌主编《红楼梦辞典》注为“zuō”。但是,将“作祸”释为“惹祸”,将“作死”释为“自寻死路;找死”,似乎不合“作”之本义。而第七十四回之“作耗(hào)”,或因难以按此“套路”诠释,周氏辞典索性未予收录。

  作为自施自受(施受一体)的动词,“作”之受方包括施方自身处所。诸如:

  “几个孩子留在家里,不作耗才怪呢!”——拙作《东北方言注疏》

  “再如今他们的丫头也太多了,保不住人大心大,生事作耗,等闹出事来,反悔之不及。”——《红楼梦》第七十四回

  “作妖”,义同“作耗”,戏谑色彩较强。诸如:

  “东北冷涡‘作妖’松北1小时下成暴雨未来几天都这样”。——东北网(20140714)

  “做事也没个谱了,反正他也没有在家,依着我们捉妖吧……”——端木蕻良《早春》(语文网 20151213)。“捉”,或应作“作”。

  因为自施自受,“作”之举止通常不能针对他人。倘若针对他人,则需要借助“讧”字。如:

  “你这老娘们儿,没事瞎作哄(zuō hōng 折腾的意思)啥呀?”——辛鑫《重生暖夏》(晋江文学城 20161102)。“哄(hōng)”,或应作“讧(hong)”,取“外阻内讧”之义。

  董联声《中国·东北方言》“作(zuó)人”之说,或应为“作讧人”之讹。

  声调为阴平之“作”,东北偏东偏北地区通常会变读为阳平。唐聿文《东北方言大词典》有“zuó”而无“zuō”,尹世超主编《东北方言概念词典》有“zuō”而无“zuó”。董联声《中国·东北方言》既有“zuō”又有“zuó”,但其二者语义不同阐释颇显牵强。

  “作”在语义上“自施自受”之特性,凤凰网(20170409)《4月9日“国际护胃日”,你的胃还好吗》理解较比(比较)到位。

  凤凰网文章说,“养胃,说白了就两个字:不作(zuō)。”作者为刘学谦的凤凰网文章进一步解释说,“不作”,包括吃饭有规律、不狼吞虎咽、少烟酒和少吃肠胃不喜欢的东西等。

  “‘作’(zuō)出来的‘晚睡拖延症’”。——中国广播网(20170320)《调查:高校盛产熬夜族 79%受访学生23点后睡》所言“晚睡拖延症”,也是“自施自受”的“不当作为”产生的不良后果。

  注释:方言相关内容,依据拙作《东北方言注疏》(白山出版社 2016年)

小链接
  吴歌,曾用名吴戈,祖籍山东,原籍辽宁省锦州市,现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现居住于锦州。高级经济师,本科学历,经济学学士学位。服务于内蒙古自治区国有金融机构,工作期间进修过美术。系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艺术摄影学会会员,辽西区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锦州市凌河区作家协会前主席。金融专业论文和业余摄影作品,曾在全国比赛中获奖。获评锦州市2017年“最佳写书人”。所著《东北方言注疏》,被专家学者称为东北方言考据工具书的开先河之作。

吴歌展馆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