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棉袄”
文/王铁兰(辽宁朝阳)
女儿翃翃年逾不惑,她是我的骄傲。不仅孝顺,工作干得也不错,被评为“省级先进教师”,在教育界也小有名气。女儿从小就很有个性,每当我打开尘封的记忆,她小时候的一件件往事,总是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曾经是民办教师,女儿当时五岁,因为我又在郊区工作,没有幼儿园,只好把她留在家里“看家”。我家院子很大,三间正房,套不起院墙,只能用树条夹成墙,又编一个小门。那年我养了一口大猪,早上我摸黑起床,做好饭大家吃完饭后,我再去喂猪。上班之前把泔水放在大锅里,锅底再添上几铲煤。压住火底,这样中午泔水不凉。把贴好的玉米面饼子,用毛巾包好,放在炕头上,女儿中午吃也不太凉。
到了中午,女儿开始端着舀子去喂猪。她和大猪同样高,一个中午,她要跑上十几趟。才能把猪喂饱。猪槽子里剩点泔水,她也学着大人的样子,抓一把苞米面,逗猪把泔水吃干净。有一天邻居田兄弟目睹这一切,傍晚到我家串门说:“王姐,你怎么这样狠心把孩子一人留在家,中午还得喂猪。看了我都眼泪心酸。”我说:“没办法,只能这样。孩子大人都得克服困难,对孩子也是一种磨炼。”
那一年,我家院里种了很多蔬菜,黄瓜结的最多。有一天房后的穆大爷站在外面,对女儿说:“翃翃,给大爷摘根黄瓜吧。”女儿嘿嘿一笑说:“大爷那可不行,我爸刚打完药,吃坏子怎么办?”逗得他哈哈大笑,鬼灵精。
下午,上河首亲戚挎着一筐大银白杏,给我家送来。正好她在黄瓜架下,怕人家来摘黄瓜。亲戚说:“翃,给大奶开开门,我给你送杏来了。“谢谢,大奶奶你把杏留下,你就走吧。”事后亲戚对我说:“你女儿真是一个‘把家虎’。”
到了雨季,我家住下河套地势低洼,我有些担心。对门姐姐听说了,跟我说:“铁兰,你放心上班吧,发大水,我第一个先把翃翃背走。我不忍心总麻烦人家,壮着胆子跟校长说雨季,带孩子上班的事。校长真不错,破例答应。上课时和儿子及同桌三人坐在长条凳子上。儿子比较淘气,上课不太认真听讲,老师提问他,儿子哑口无言。女儿拉他衣服,小声提示哥哥,把答案告诉他。逗得周围同学和老师都笑了。别人做间操时,她留在教室,见到有纸屑杂物时,她拣起放在垃圾箱里,老师经常表扬她。
过了雨季,女儿又回家了。看我下班太晚想让我吃顿现成饭,便学着做饭。在洋井里压水淘米,整个井旁边有一层黄灿灿的小米,怕我回来说她,用小手一捧一捧的捧土,想盖上米。结果里一半,外一半,终于做好了一锅粥不粥饭不饭的小米饭。我回来目睹这一切,心里像揉了五味子——说不出什么滋味,看到地上的米,看到盆里的饭,一阵心酸,一阵欣慰,难得女儿这片孝心。
孩子在家无聊,我给她买了一大堆小人书,每天让她看,又让她背唐诗,她都不折不扣地照办。小人书翻得面目全非,诗背得滚瓜乱熟。我觉得女儿的文学功底比较深,与儿时看小人书与背诗是分不开的。
到了腊月,对门杀年猪,请我们全家吃饭,她说什么也不去。没办法邻居用八个小碗装上各样菜,一个不落给她端过来,自己独享八大碗。但女儿也十分懂得感恩,有好吃东西她也送给对门大姨。左右邻居都说这孩子,懂事又可爱,谁见谁都愿意逗她玩。
除了看小人书背诗,有时孩子也没意思,有一天她把我给她做的绣花绿条绒鞋拿出来,看了又看,学着大人的样子,给绣花鞋打油。一管鞋油用了大半管,花也没了,绿色变成了黑色。再看小手小脸,黑乎乎的,手上脸上地上都黑了,等我下班回来,她还在那刷呢,叫我哭笑不得。
孩子一晃长大了,更孝顺父母。每年我们出去旅游,她们都慷慨解囊,尽管我钱够花,她总是说:“你们有是你们的,我给是应该的。”
有时我心里想,女儿如此孝顺懂事,可能与儿时境况有关。想到这些,难免心里有些愧对女儿,儿时没有享受到更多的快乐和幸福。但换个角度思考:如今的女儿,也正是儿时历练出来的。
我因有这样的女儿骄傲欣慰。小棉袄,妈妈永远疼你,爱你!
[助编 繁花似锦 责编 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