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悲秋与颂秋(王铁兰)

摘要:古今一些文人墨客和迁客骚人,对秋都有不同的见解与感叹。

悲秋与颂秋

文/文化信使 王铁兰(辽宁朝阳)

  古今一些文人墨客和迁客骚人,对秋都有不同的见解与感叹。到了秋天,秋风瑟瑟,树叶凋零,难免让人产生凄凉悲伤的感觉。那些仕途不顺、命运多舛的失意文人,多写“悲秋”诗文,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追溯文人“悲秋”的始源,是春秋战国时的宋玉。他把秋景、秋物、秋声和秋色与自己的悲惨命运紧密结合,表达抑郁哀怨、感伤忧愤的感情。情与景融,思与境偕,从而构成一个和谐的艺术整体。伤春悲秋是古代文人的一种带有颓废色彩的情结,所以,从春秋时代开始,一直影响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唐代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将“悲秋”写入中国诗坛。看飘飘落叶,想一事无成,叹岁月蹉跎。抱负无法实现,只有把感情寓于他物来宣泄。

  孟浩然的“移船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和王健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都是一种悲凉凄惨的境界。在多数古典诗词中“秋”总会与“悲”和“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可谓是“悲哉,秋之为气也”。古人写秋,基本上都是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悲凉低沉的格调来表现主题的。

  伟大领袖毛泽东在诗文方面造诣颇深,尤其是诗词方面,写秋不泥古人,独出心裁,另辟蹊径。例如登高赋诗、临泉吟咏的《沁园春·长沙》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万类霜天竞自由”,描绘出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下阕回忆往昔峥嵘岁月,形象含蓄地点明“谁主沉浮”的主题,表现诗人敢于改造世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写的是寒秋景物,但情感豪迈昂扬。

  《采桑子·重阳》中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更是一反“悲秋”的传统基调,词的开头很大气,没有消极伤感,具有乐观主义精神,是典型的战地秋景颂歌。从人生感悟落笔,摆脱个人荣辱得失。站在历史的高度,抒发革命的壮志豪情。

  总之,毛泽东笔下的秋生机盎然,给人积极向上的动力,同时,诗人的博大胸怀也跃然纸上。古代文人墨客的“悲秋”,由于受时代的限制,“悲”和“愁”随着春夏秋冬的变换是必然的。虽然个别诗词有些局限性,但在艺术特色方面,是后人永远受用无穷的,值得学习与借鉴。

小链接
  王铁兰,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退休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三高级中学。退休后又应聘于富民高中,工作了12年。如今赋闲在家,经常写一些文章在报纸上发表。每年百余篇文章见报。经常参加省市征文比赛,多次获奖。经常参加社会活动,被评为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评为市模范家庭。

  [助编 繁花似锦  责编 半夏]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