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散谈
文图/王中原
前些年,《咬文嚼字》杂志征对,出句是:“火车失火,救火车救火车。”无知者无畏,鄙人率尔操觚,对曰:“春花迎春,迎春花迎春花。”居然获了等级奖!联尾以花对车,两平,这丑可出大了。比较理想的对句是“产妇生产,助产妇助产妇”,虽然不甚完美,总比我的好多了。
后来,审读了山东嘉祥文联王庆新先生的《天下趣联三百笑》;再后来,王先生到中国楹联学会担任重要职务,与李建军先生一起介绍我加入中国楹联学会,成为较早的会员。我不是楹联创作者,权且算楹联观察者。先后审读过会刊《楹联界》(后改为《中国楹联》)、《联律通则》和《清联三百副》。经会长特批,不用缴纳会费。
为了不辜负学会的厚待,推动楹联的健康发展,谈谈自己怎样看待楹联。
一、扬律联。恪遵联律,弘扬联律,推崇合律佳联,如:“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
二、识正联。有人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尾三平。其实不然。按旧声,“达”是入声,属仄。这是一副流传已久的对联,用的自然是旧声。戊戌年有副春联“金田银屋富强梦,绿水青山美丽春”,刊于《中国楹联报》,只有晓得“屋”是入声,才不会指责此联失替。《联律通则》采用新声旧声双轨制,新旧声不得混用。
三、容俗联。我所谓俗联的俗,不是庸俗的俗,是俗常的俗。遍观春联市场,合律者少之又少。制造者图的是钞票,联文粗制滥造,联面炫人眼目;购买者图的是喜庆吉祥,加之多不懂联,买回去一贴了事,应景而已。对这类楹联,就要宽容。若跟卖者说不合律,他敢轰你;若跟买者说他不懂联,他敢踢你。
四、批病联。俗联也有底线,无底线则成病。比如今年央视春晚的“春风入喜财入户;岁月更新福满门”,就是病联,贴在荒村陋巷倒也罢了,堂而皇之地亮相央视,就要批它一批,免得谬种流传。这样不规则重字的病联,市场上也难寻踪迹。
五、知巧联。如,“先生算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童子数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天上七彩,赤橙黄绿青蓝紫;人间一曲,多来米发梭拉西”,这都是急就章,比无言以对稍强,就不要用联律去套了。还有一类罕见联格,比如全仄对全平式。中国楹联学会原会长马萧萧先生《题杨玉环》:“花开三章清平调,叶落一曲长恨歌。”收入《百家联稿》时,怕别人批评其失替,特意注明古有此格。有人煞费苦心地改为:“花开三首清平调,叶落千年苦恨歌。”费力不讨好。
六、看征联。征联是最守律的。离开联律,无法评判。想学联律,想写律联,多看看征联获奖作品吧。获奖作品固然不乏佳作,但也扼杀了诸多好联。不合律的且不说,合律的,也受名额限制。另一方面,有时主办者公开表态:“特等奖咋也得给本地人。”正所谓“状元三年一个,美人千载难逢”。当然,获奖征联也难免偶有瑕疵,如不规则重字等。
七、赏特联。雍正皇帝的“俯仰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刘太品先生的“每见不平欲学剑,明知无用偏读书”皆不合律。但雍正联声不对意对,别有洞天;范先生联也不能只着眼于平仄,推倒重来;刘先生联,中国楹联学会的几位高手想改,也未成功。你要按律将特联扫地出门,悉听尊便。
诸位明公,你若嫌我光说不练,我也只能写副歪联:“君骑骏马来西亚,我放青牛去北欧。”
言多必失,请名家多多赐教。
小链接
(本文原载于2018年03月23日今日朝阳网<文教><艺苑百家>栏目,转载时略有改动,原标题:《楹联散谈》)
[责任编辑 寻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