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东北话系列
“鸦没雀冻”的迷雾
文图/吴歌 编辑/半夏
“鸦没雀冻(yǎ mo qiǎo dòng)”,这个东北话里的“成语”,忒能让人“懵圈”。
区区四个音节,每个音节对应的字与义,都可能令人产生别样解读,都可能将人带沟儿里去。
首先,曹翁“懵圈”咧(lie)。在《红楼梦》第五十回,将其写成“鸦没雀静”。
其次,脂砚斋“懵圈”咧。“这四个字俗语中常闻,但不能落纸笔耳,便欲写时竟不知系何四字。”——《脂砚斋重评 石头记》。至此,脂砚斋的话锋一转,断定“鸦没雀静”四字“不可移易”!不可移易,有无虚张声势之嫌呢?
第三,文康“懵圈”咧。将脂砚斋断定不可移易的四个字,“移易”得面目全非。到《儿女英雄传》里,“鸦没雀静”四个字被砍掉仨。硕果仅存的“静”,“归并”而成“哑默悄静”。
第四,周汝昌们“懵圈”咧。《红楼梦辞典》之所以无条件为曹翁“背书”,或因未加考证,或因无意考证。
第五,尹世超们“懵圈”咧。《东北方言概念词典》认为,鸦默雀静,同“鸦没雀动”。
鸦默雀静,同“鸦没雀动”;雀静,同“雀动”;静,同“动”。这般推理,不是诡辩吧?尹世超们之所以认“同”,主观上或许出自对曹翁的附和,客观上或许存在对“鸦默雀静”的质疑。
第六,更多人“懵圈”咧。或因“冻”字忒费思量,又因“鸦没雀静”和“哑默悄静”难以认同,更多人干脆砍掉第四字,代之以三字格的“鸦默悄”、“哑默悄”或“哑没悄”等等。
哑默悄儿,“……按我的认识,似乎应当是‘哑默悄静儿’,或是‘鸦默雀(也念qiào)静儿’、‘鸦没鹊静儿’,后边还应该有一个‘静’字。——中国网(20080321)《讲解老北京话无声无息的“鸦默雀静儿”》
世人皆“懵”,他独醒。
倚马吟风(网易博主)发表于2009年的《除夕感言》,是迄今为止在互联网上仅有的一篇,能够原封不动地查到“鸦没雀冻”的文章。特意标注“东北方言原创”的《除夕感言》说:“早时年间,半夜才兴放炮仗(杖)。11点前,都是鸦没雀冻的……。”注册资料显示,倚马吟风先生,是辽宁鞍山的一位教师。
赪鳞对白鹭,冻雀对昏鸦。“鸦没雀冻”构词的合理性,有韵书中的“冻雀”支持。
鸦没雀冻,声像双关,文彩斑斓。
鸦没雀冻,堪称大俗方言里的大雅,理应走出“迷雾”。
注释:方言相关内容,依据拙作《东北方言注疏》(白山出版社 201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