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民探古寻踪
寻访古城遗踪——慕容鲜卑今何在
文/陈玉民 编辑/安然
熟知三燕历史的人都知道,创造这个百年王朝的是慕容鲜卑家族。这是个凭借自身强悍和勇敢,最早崛起于东北亚中心地带的民族。这是个依靠自身智慧和才华,最早在东北开创一代帝王政权的民族。
这个民族从何而来,这个民族今又何在。据史料记载,鲜卑部落因分布在匈奴以东地区,曾被称为东胡。早在战国时,他就已经强大起来了。经常进犯燕国,在燕昭王时就曾打败燕国,燕国被迫将秦开送到东胡当人质。燕昭王虽败不馁,发奋治国。设黄金台,招贤纳士,很快又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秦开回国,拜为大将,率兵征讨东胡,迫使东胡北逃千余里。东胡败退中有一支退居鲜卑山,后以山为名,成为鲜卑族。《后汉书》对此有记载:“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如果追溯鲜卑历史,应当从这里开始。鲜卑族在以后的岁月里,几经分合。先是分为东部鲜卑和拓跋鲜卑。接着东部鲜卑又分为步度根、轲比能、弥加素利三个部落联盟。到西晋末年,又重新形成宇文部、段部、慕容部三大联盟。慕容鲜卑作为最弱小的部,却由此拉开了历史上的辉煌之幕。
带领慕容鲜卑走上强盛之路的是莫护跋。大约在曹魏初年,莫护跋率部向东南迁移,来到辽西郡大棘城,这是慕容鲜卑在崛起路上迈出的关键一步。在这里,有幸结识司马懿,并得到魏明帝的加封和支持,使得慕容鲜卑在以后的百余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慕容氏本姓若洛,由于莫护跋受汉文化的影响,“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决定改姓慕容的。莫护跋死后,经木延、涉归两代,慕容鲜卑没有多大发展。
慕容廆是把慕容鲜卑推上强盛的关键之人。他是个想有大作为的慕容鲜卑首领。上任伊始,因讨伐鲜卑宇文部和扶余国,与晋王朝发生两次较大冲突,均遭失败。他识时务,及时调整策略,实施“尊晋亲王以自强”的政治路线,重新获得晋王朝的信任。被封为鲜卑都督,负责管理东北各部鲜卑。他履职尽责,果断处置各种突发矛盾,自觉肩负起维护平州一带社会稳定的使命。特别是在西晋政权动乱之际,他主动出击,平定动乱,为晋王朝解围。鉴于他的忠诚和作为,封他为昌黎、辽东二国公。西晋灭亡后,他不称王,拥请司马睿称帝,保持和发展了与东晋的关系。被东晋王朝封为安北将军、平州刺史、车骑将军等官衔。公元333年,慕容廆这个无冕之王,告别他辉煌的人生舞台,离开了部众,成为开创慕容鲜卑称王霸业的一代先驱。
实现慕容鲜卑称王梦想的是慕容皝。他是慕容廆的二儿子,是个文武兼备、雄才大略之人。他继位后,果断平息了家族内部的权力纷争,又率部征服了周边地区的部族,有效地扩大了慕容鲜卑部族的势力范围,从而奠定了他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地位。公元337年10月,慕容皝打起燕王的旗帜,揭开了慕容鲜卑百年王朝的序幕。
公元342年,迁都龙城。慕容皝雄心勃勃,内施新政,外扩疆土,带领燕王朝步步走向强大。他先是东征高句丽,打败了这个东北最强大的部落,迫使其向慕容皝进贡称臣。接着又发兵相继降服了宇文、段氏鲜卑,完成了东部鲜卑的统一。之后又攻伐扶余,使其臣服。在完成东北统一的基础上,又南下攻打后赵,直取蓟城,势力范围扩大至关外地区。这位开国功臣,以其赫赫战功,展现了慕容鲜卑民族的强大和辉煌。令人遗憾的是,一个屡战奇功的英雄,竟然死于一次游猎的意外摔伤,把他壮丽的人生终点定格在52岁这年。
慕容俊是第一个在北京称帝的朝阳人,他让慕容鲜卑家族实现了当皇亲国戚的梦想。慕容俊继位后,进一步发展壮大了燕国的势力,彻底打败后赵。公元352年,在蓟城宣布称帝。这时的前燕已占有12个州,157个郡,1579个县,人口近千万。势力之大,与占据关中的前秦、统治南方的东晋,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疆域的扩大,势力的增强,慕容俊的野心也在膨胀。他要灭前秦,取东晋,于是他又掀起了一个南征西战的战争。由于过度征战,穷兵黩武,导致动乱不断,纷争不息,前燕逐渐走上下坡路。公元360年,慕容俊带着他未竟之业的遗憾,走完他53岁的人生里程,把大燕的帝国之梦留给了他的子孙。
慕容俊的儿子慕容暐无力担负中兴大业,在公元370年,降服于前秦,结束了前燕33年的建国历史。也许慕容鲜卑的气数未尽,也许这个用马蹄踏平东北的民族不甘心就此衰落下去。在慕容鲜卑生死存亡之际,慕容皝的另一个儿子慕容垂出现了。这个躲避家族矛盾、投奔前秦的枭雄,自觉担负起复活燕国的重任。他借助前秦的势力,暗中发展壮大自己。公元384年慕容垂自称大将军、燕王。公元386年,他在中山建立后燕,宣布称帝。他带领慕容鲜卑民族,又一次进入一个全盛的发展新时期。他收回发祥地龙城,把疆域又扩大至前燕时的规模。他在位时仅十余年光景,便因病离开人世。可惜他的子孙,没有将他的帝王霸业发扬光大,在公元407年,因守城部将兵变,便结束了后燕的王朝命运。
后燕的灭亡,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慕容鲜卑王朝的终结。守城部将冯跋拥立慕容云为王,实际上是彻底剥夺了慕容鲜卑的皇帝世袭权。慕容云只是慕容宝的义子,即使是慕容鲜卑的直系后人,他在位也只有三年,就被冯跋取代了。虽然如此,但也没什么坏处。冯跋是个仁德君主,他发扬光大了慕容鲜卑的优良传统,制定了许多治国安邦的政令和条律,让龙城三燕古都重新走上繁荣兴盛之路。然而,由于冯跋的病逝,北魏趁机围攻,国力衰落,难抵强敌,于公元436年,继任皇帝冯弘被迫败走龙城。公元438年北燕随着冯弘的被杀,也随之彻底走向灭亡。
三燕王朝帝国,几经荣辱,几度兴废。慕容鲜卑民族也在这百年的兴衰荣辱中,走过了一段最辉煌、最壮丽的岁月。他们从草原大漠中走来,纵横东北大地,威震关内塞外,用三燕的强盛和威名,阐释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英勇不屈精神。他们从三燕古都的记忆中走脱,是走向西北,还是远离北方,他们经过一个近百年的繁华后,竟然迷失在人们的视线之外。一个曾经统领北方民族的民族,怎会如此甘于沉寂?居然消失得如此神秘,如此难以寻觅。
慕容鲜卑是创造三燕历史的功臣,作为后人,有责任让他们走出历史帷幕中的阴影,与中华民族共同分享创造历史的功名。我们不能只从《天龙八部》中,欣赏慕容氏的侠骨柔情。我们要拨开一千六百年前的风尘与烟云,寻找留在历史土壤上的足印,让这个英雄的民族,重新回到盛世的怀抱之中。
可喜的是,朝阳三燕文化研究会,曾经发起过一个寻找慕容的活动。使得那些散落全国各地的慕容后人,渐渐恢复了联系。让他们这些飘流在外的赤子,重新找到自己的根。让这个民族实现千年夙愿,一朝梦醒回龙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