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无稽”渐有谱儿(下)(吴歌)

摘要:如果“顽石”出自“罕王殿”,那么“通灵”应在“医巫闾”。

《红楼梦》与东北话系列

“无稽”渐有谱儿(下)

文图/吴歌  编辑/安然

  如果“顽石”出自“罕王殿”,那么“通灵”应在“医巫闾”。“宝玉”之原型,应为“医巫闾之珣玗琪”,亦即后人所称“锦州石”。

  “灵河”(今凌河)岸边,医巫闾山麓,东方之美者“珣玗琪”,用台湾故宫博物院玉器专家邓淑苹女士的话说,是中国古代玉器文化的三个源头之一。

  清康熙年间任锦州府知事的刘源溥撰《锦州府志》,将“珣玗琪”列为锦州“物产”项下唯一“宝之属”。其依据为《尔雅》中的“东方之美者有医巫闾之珣玗琪焉”。

  之后的方家和辞书,又是如何解读“珣玗琪”的呢?

  奉天锦州产者,俗称锦州石。——章鸿钊《石雅》

  “山上林木青翠,碑碣和摩崖题字甚多。以产‘锦州石’著名。”——《辞海》(缩印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年)之“医巫闾山”释文。

  “这些年,学界对医巫闾山的关注,多与红山文化玉料的来源有关。这就是牛河梁遗址发现后,寻找红山文化玉器的玉料来源,成为前沿课题。为此,学界都普遍注意到《尔雅·释地》所记‘东方之美者,医巫闾之珣玗琪也(焉)。’”——郭大顺《医巫闾考古记》(道客巴巴 2016年7月第7期文化学刊)

  郭大顺先生的文章说:“北京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伯达先生则以为,医巫闾之珣玗琪是泛指东夷地区产玉,也可以包括岫岩地区的玉矿,珣玗琪玉与东南地区的瑶琨玉、西北地区的琳球玉,可以并称为中国大际三大玉板块之一,也是红山文化玉料的主要来源地。”

  郭大顺先生的文章又说:“如果这三大考古文化区的划分,与文献所记古代玉材的三大产地相吻合,那就显示出玉材作为崇玉人群体现思维观念载体的唯一资源,其产地所在在史前人类文化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特殊重要性,而医巫闾山作为这三大玉板块的组成部分(份),就成为古代东北地区最早的一个文化标志。”顺便说下。部份之“份”,应为“份额”之“份”。

  不才我不懂考古,但我认为考古也需要逻辑思维。

  上世纪五十年代专家命名的“红山文化”,在时间上,较《尔雅》记载的“珣玗琪”晚两千多年。所谓的“红山文化玉器”与“珣玗琪”,孰为流孰为源,孰为末孰为本,在逻辑上是否显而易见?

  “珣玗琪”,因何只能是所谓的“红山文化玉料?所谓的“红山文化玉器”,因何不是“珣玗琪”之遗存?

  三个源头的古代玉器文化,都应属于雕成之“器”的文化,而非未雕之“璞”的文化。将某个源头的“玉”当成其支流的“璞”,逻辑在哪里?

  且不说,已经被泛化的所谓“红山文化区域”,因何不是“幽州文化区域”?

  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具有法典意义的《周礼》。

  注释:方言相关内容,依据拙作《东北方言注疏》(白山出版社 2016年)

小链接
  吴歌,曾用名吴戈,祖籍山东,原籍辽宁省锦州市,现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现居住于锦州。高级经济师,本科学历,经济学学士学位。服务于内蒙古自治区国有金融机构,工作期间进修过美术。系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艺术摄影学会会员,辽西区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锦州市凌河区作家协会前主席。金融专业论文和业余摄影作品,曾在全国比赛中获奖。获评锦州市2017年“最佳写书人”。所著《东北方言注疏》,被专家学者称为东北方言考据工具书的开先河之作。

吴歌展馆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