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红楼梦》与东北话系列——“管闲事”的光芒(吴歌)

摘要:“管闲事”,可能忒“东北”,“东北”得难以让人看出东北“范儿”。

《红楼梦》与东北话系列

“管闲事”的光芒

文/吴歌 编辑/寻冬

孙时政 摄

  “管闲事”,可能忒“东北”,“东北”得难以让人看出东北“范儿”。

  拥有“红学泰斗”桂冠的周汝昌先生主编的《红楼梦辞典》(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6年),之所以没有收录“管闲事”,概因为看它忒“普通”,把它当成了“普通话”。

  “况且误了别人的年下衣裳无碍,他姊妹们的若误了,非是你的责任,老太太岂不怪你不管闲事,连一句现成的话也不说!我宁可自己落不是,岂敢带累你呢。”——《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第四十五回,凤姐儿对李纨说的这段话中的“不管闲事”,是否可以理解为“不发挥作用”呢?

  “他六岁就能帮他妈干活,管闲事了。”——尹世超主编《东北方言概念词典》(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0年)

  “这药不贵还管闲事,刚吃两三天病就好了。”——拙作《东北方言注疏》

  “管闲事”之语义,《东北方言概念词典》释为“有用”,《东北方言注疏》释为“有效;管用”。

  “管闲事”之语音,《东北方言概念词典》注为“guǎn xián shì”,《东北方言注疏》注为“guǎn xián shi”。

  “管的是闲事,则重音在后,读作管闲shì”。——《东北方言注疏》“管闲事”词条项下【附注】,如是说。

  愚以为,“事”音之轻或重,对语义的影响是实质性的。如同“大爷(ye)”,乃父之兄;“大爷(yé)”,系祖之兄。“管闲事(shì)”,强调宾语——“事”;“管闲事(shi)”,强调定语——“闲”。

  “闲事(shi)”,应指日常或平常之事。如《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年)所言,又“多见曰闲”。“闲事(shì)”,应指与己无关之事。

  露珠儿,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芒。“管闲事”,可略窥《红楼梦》方言“属地”之一斑。

  “笔者考察了《红楼梦》和几部明清著名小说,提取了它们使用北京方言的数据,经过横向与纵向的分析,得出结论:北京话是《红楼梦》中的‘母语’”。——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年5月23日)《<红楼梦>中的“母语”》,作者安鸿志先生的结论,也许没错。

  但是,如果安鸿志先生“横向与纵向”分析过北京话的“母语”,又该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北京话历史:清代中叶形成 许多方言来自东北土话》——凤凰网(2011年7月18日摘自《北京晨报》的新闻标题

  《北京话并非来自满语 南京官话、盛京官话是其源头》——中国日报(2016年7月29日)转自北京晨报的新闻标题

  如果北京方言的源头是东北方言,那么《红楼梦》的“母语”还能是北京话么?

  注释:方言相关内容,依据拙作《东北方言注疏》(白山出版社 2016年)

小链接
  吴歌,男,曾用名吴戈,祖籍山东,原籍辽宁省锦州市,现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现居住于锦州。高级经济师,本科学历,经济学学士学位。服务于内蒙古自治区国有金融机构,工作期间进修过美术。系中国工业摄影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摄影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自治区艺术摄影学会会员,辽西区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锦州市凌河区作家协会前主席,
  金融专业论文和业余摄影作品,曾在全国比赛中获奖。获评锦州市2017年“最佳写书人”。所著《东北方言注疏》,被专家学者称为东北方言考据工具书的开先河之作。

吴歌展馆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