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意”是个啥“外应”(下)
文/吴歌 编辑/寻冬
宋颖杰 摄
《红楼梦》中的“玩意”和“顽意”以及某些工具书中的“玩艺”,均应为“外应”儿化再去儿化之讹变。
概因对“外应”及其儿化与否的认知不同,各种版本的“外应”变体在文学名著以及各类媒体上层出不穷。其中,既有权威媒体,也有自媒体。
现将拙作《东北方言注疏》中“外应”之【释义】环节和盘托出,期待看官赐教。为节省篇幅,【诠字】【辨音】【参见】等环节悉数略去。
其一 外应 wái ying
①[戏剧]普通演员与简单乐器之合称。借指最简单的表演架构:双外应。②小型演出(如折子戏):有什么玩意儿没有?——《红楼梦》第十一回③技艺:这些顽意儿尽是些雕虫小技……。——《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④人。含轻蔑义:你天生就是个操蛋的玩儿应儿……。——董联声《中国·东北方言》
⑤物:……那里有个抽屉,里面有些小外应儿(。)——艾奇逊(音)《回忆》‖别小看这个象个遥控器的歪应儿……。——上海汽车网《加装高音喇叭,全车密封条加强》
⑥事:这种小儿科的玩应儿,也敢拿到网上来抖?——人民网《解读“权威机关”的这个“满意度”》
⑦用作发语词:哎马(妈),介(这)歪艺儿还不知道,有山的地方必有……。——旅顺时空《在哪能挖到花土》(藏马山人)回复贴
⑧用作牐(shā)尾,以示强调:应该传球的外应,小罗不该自己射。
*玩,顽,歪,意,艺,或均应作外与应。
其二 外应儿 wái yingr/yinr/yir
外应(ying)之儿化音:别说年轻人了,就我这“小老头子”都觉得这玩应儿比看报纸有意思。——新华网《一个报亭主的“烦心事儿”》‖……感情这外应儿不是说拒绝就拒绝的事儿。——呵呵《那年夏天》
*玩,或应作外。儿化音yingr与yinr与yir,在口语中几无差别。
其三 外儿应 wáir/wánr reng
外(wái)应之儿化音:屯不错儿?“屯不错儿”是啥外儿应啊?——黑龙江卫视《广坤是个屯不错》,女主持人原声‖这满大街都是腿脚好的,谁买你那外儿应啊? ——小品《卖拐》,高秀敏女士原声‖这外儿应,谁说算谁的啊。——小品《扶不扶》,沈腾先生原声
* 儿化音wáir与wánr,在口语中几无差别。
“撒开儿”,不作sā kāir作sā kār;“绰音儿”,不作chā yīnr作chāo yīr;“忙针儿”,不作máng zhēnr作māng zhīr。但ang韵母的儿化[Ãr],因排印不便,仍作angr。——陈刚编《北京方言词典·凡例》(商务印书馆 1985年)中,“按照实际语音拼写”儿化音节之韵母,如ar/air/anr/angr,读音应该没有差别。陈先生设想以[Ãr]替代angr的初衷,仅仅是避免外形上与ar混同。在陈刚编《北京方言词典》中,儿化韵母“ar”之原型,可能是“ar”或“air”或“anr”等。幸亏陈先生“手下留情”,不然“ar”之原型还可能是“angr”或其替代者[Ãr]。
同理,儿化韵母“ir”之原型,可能是“ir”或“inr”或“er”或“enr”甚至是“ingr”或“engr”。
若非熟悉的字词,当“ar”去掉“r”时,谁能确认所余之“a”应该源自“ar”还是“air”还是“anr”甚至是“angr”?当“ir”去掉“r”时,谁能确认所余之“i”应该源自“ir”还是“inr”或“er”或“enr”甚至是“ingr”或“engr”呢?
注释:方言相关内容,依据拙作《东北方言注疏》(白山出版社 201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