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东北话系列
假冒“忖心”的“沉心”
文/吴歌 编辑/寻冬
米铁成 摄
“沉心静气做品质新闻”。——网易(2017年2月17日)新闻标题中的“沉心”,应该不难理解。
但是,当“沉心”邂逅《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和东北话,就不那么简单咧(lie/le)。
其一 沉(chén)心:“吃心,怀疑别人指说自己,因而不愉快。”——周汝昌《红楼梦辞典》(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7年)。
其二 沉心 又作“嗔心”、“吃心”。——启功脚注。释文同上。
其三 沉(chēn)心:“心里不自在”;“又是谈话中批评的问题偶然与对方的某些行为巧合,从而引起对方的心理负担,这也叫沉心。”——尹世超《东北方言概念词典》(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0年)
两个常见字构成的一个词,竟让方家写出语义曲折且字数逆天的释文,不才我的心真是醉咧。考本字,难;不考本字,谈何容易?判断“沉心”与“嗔心”和“吃心”同义,犹如判断“沉”与“嗔”和“吃”同义,是否具备任何理据呢?
其四 沉(chēn)心:“深深地被刺痛,伤心。”——唐聿文《东北方言大词典》(长春出版社 2012年)
回到《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挨捎(nāi xiāo)”之后,宝玉唯恐袭人谈及薛蟠令宝钗“沉心”,忙制止袭人。宝钗察觉,说:“但你固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
以上四例“沉心”之“沉”,应该是“忖”之东北方音,应该是“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度也。思也。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年)中“忖”字的释文,恰恰是“忖心”那个坑里的“萝茇(ba)”。而其所注“仓本切”,相当于今音之“cěn”。可见,忖之语音在“cuěn”与“cěn”之间的转换,古已有之。
音节“cuen(cun)”读作“cen”,符合拙作《东北方言注疏》中的“省略韵头u的非普遍规律”。乱(làn),暖(nǎn),润(rèn),灼(zhē),壮(zhàng),应属这条规律之下的常见字。酒是高粱水儿(sěir),醉(zèi)人先醉腿儿(těir)。——刘宝瑞先生《斗法》定场诗,堪称此类音变的典型。
“忖心”,在坊间有时还可见到“抻心”等的假冒“货品”。
愚以为,“暗自怀疑他人将矛头指向自己”,应该是“忖(cēn/chēn)心”在东北话里的语义。而矛头,即可来自言语,亦可来自行动,不仅来自《红楼梦辞典》所谓的“指说”。
“忖”之舌位,从“cēn”到“chēn”,符合东北话“平卷舌不辨的非普遍规律”。而其声调从上声到阴平的变化,与母牛被称作“乳牛”并说成“rū 牛”,同出一辙。
注释:方言相关内容,依据拙作《东北方言注疏》(白山出版社 201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