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汉语是民族之魂(王铁兰)

摘要:中国是个礼仪之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汉语是文化的瑰宝。血脉中流淌的是中华民族赐予的光荣。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长江黄河交织出几千年历史的经纬。

汉语是民族之魂

文/王铁兰 编辑/熙楉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汉语是文化的瑰宝。血脉中流淌的是中华民族赐予的光荣。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长江黄河交织出几千年历史的经纬。

  中华文明是以汉语为载体的,冲出了宇宙与变迁,绵延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膏腴土地,横跨了千年时空,为我们世代所传承、发扬。

  汉语是我们民族之魂;既豪迈大气,又婉约精致。它可以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轼感慨,也能传达“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清照风情,这是无论多优秀的外文译制品所无法企及的高度与深度。

  汉语承载着中华儿女的魂,汉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根。它不仅是人们所说的“母语”那么简单,祖辈父辈经历泛黄的历史所赐予我们的,是“母语”背后沉重的文化使命。

  历史上,楼兰古国消亡了;玛雅文化消亡了;古巴比伦文明亦消亡了。这无疑是文明的缺失是因为语言的覆灭,语言丧失了载体,便渐渐地葬于荒漠中干涸的河床与幽幽的唏嘘。

  汉语言文明是博大而深沉的民族责任。在西方文化无止境地涌用,英语培训机构大街小巷比比皆是,可怎么就觅不到一个国学教育机构?这是前进中的市场文化快餐,还是文化断层出现的民族的悲哀?这一不正常的现象很值得我们去斟酌、商榷。

  “母语”教给我们的,不仅是人与人沟通、交流,还是国粹。母语不是工具,而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失却的民族骨气与精髓,吞霄汉,震乾坤,文人墨客有了用武之地。他们用非凡的生命历程书写的那是无数次精彩,无数次感动,无数壮丽的画卷,至今依旧闪光鲜活。

  汉语文明是博大而沉重的民族责任。然而在如今高科技相当发达,网络语言的诞生,汉语被抛到九霄云外。近几年高考发现,考生的错别字大有上升的趋势。其原因是网络语言深受青少年的欢迎,既方便又简捷,轻视了手写汉字。篡改成语及词汇的现象很严重。别外一些网络语言飞速传播。尤其是对那些“时髦”语言很感兴趣,认为这些网络语言很“新潮”、“别致”,所以在语言运用上,出现了很多错误,导致对汉语变得很陌生,提笔忘字,慵懒用笔。所以说网络要重视,汉字书写更不能轻视。

  跨越时空的文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纵向的积累,同时也离不开横向的沟通与借鉴。因为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的见证,而民族历史又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的源泉。那些引以为骄傲的历史记录;那些充满沧桑的智慧的文化遗产;那些民族色彩浓厚的民风民俗,如果都丢弃了,那么这个民族还能存在发展吗?

  汉语是中国的瑰宝,是民族之魂,让我们重拾民族的精典,重视汉语的应用,运用汉语所真正给予我们的肩担,去挑起历史的竹简,真正进入原汁原味的古籍,去寻找一个民族伟大复兴之道,一个大国的崛起之途。

  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我们伟大的民族之魂发扬光大,让中华民族文化永远屹立于世界之巅。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