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名道字纂文章
文/王中原
有语文教师问我,“刘禅”怎么读。我说,2009版《辞海》是按音序排列的,“刘禅”排在“刘三姐”与“刘商”之间,其读音不言自明。再者,刘禅字公嗣,“禅让”之“禅”与“嗣”有关联,与佛教的“禅学、禅宗”无关联。诗人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与佛教密切相关。
有本杂志上说,刘禹锡字梦得,所以,刘禹锡该读成“刘禹赐”,一赐一得,名字相应。其实,读音不必改,“锡”有“赐”义。《公羊传·庄公元年》:“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锡者何?赐也。”
还有人著文说,苏轼字子瞻,名与字不相关。我以为不是不相关,是他没发现关联处。《曹刿论战》曰:“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望”与“瞻”同,这不就相关了吗?顺便说说“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有人认为应该如此标点:“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登车扶轼”而望,非“登轼”而望,聊备一说。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轼一辙,同为车字旁,正好做了苏轼、苏辙兄弟之名。俩名本来好记,可是有人把苏辙写成“苏澈”。你不想想,他们的父亲叫苏洵,苏辙怎么会以三点水旁的字为名呢?
名与字多是正相关,如诸葛亮字孔明,“明、亮”匹配,以“孔”字辅之,孔,通也;周瑜字公瑾,“瑜、瑾”皆为美玉;曹操字孟德,“操”有“品行”的意思,与“德”同义;岳飞字鹏举,“鹏举”即“大鹏展翅”,扣“飞”字;班固字孟坚,曾巩字子固,“坚”与“固”、“巩”与“固”的联系一望而知;孟郊字东野,《说文解字》曰“距国百里为郊”“野,郊外也”;孟轲字子舆,“轲”为两木相接的车轴,“舆”为车厢;王鸣盛字凤喈,“喈喈”,鸟禽鸣叫声,“凤喈”扣“鸣盛”;赵云字子龙,典出《周易》“云从龙,风从虎”等等。《三国演义》说张飞字翼德,“翼”与“飞”的联系显而易见,但《辞海》说张飞字益德。笔者祖父名国恩,字裕民。到父亲一代就不时兴取字了。
也有反向相关的,如韩愈字退之,曾点字皙。《说文解字》曰:“点,小黑也。”“皙,人色白也。”
王念孙字怀祖,名与字有对仗之妙,是哪种相关呢?语言学家王力字了一,名与字笔画简洁至极,是另一种境界。有人说,“了一”是“力”的反切,有人说,“了一”合成“子”,“王了一”乃“王子”也……
苏雪林(1897-1999),原名小梅,以字行。“以字行”就是“以字行于世”,比如蒋百里名方震,以字行。蒋介石,乳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后改名中正,字介石。虽然《辞海》没说他以字行,但字的知名度高于名的知名度。
李白字太白,是名与字并响。苏轼号东坡居士,是名与号俱响,而字次之。孟浩然是以字行而名难考。孙中山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在日本化名中山樵,后遂以中山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拆姓为字,与名无关。徐渭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或署田水月。田水月,拆名而得。萧楚女,原名树烈,字秋,双名单字,比较少见。孙过庭字虔礼,一说名虔礼字过庭,无从考证。“过庭”典出《论语·季氏》“鲤趋而过庭”。
唐陆龟蒙字鲁望,宋杨时字中立,晚年隐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可见唐宋人不忌讳“龟”字入名号,“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嘛。
顺便提及,以“岐”为名的多与“凤鸣岐山”相关,如王岐山、张鸣岐、黄凤岐等,不要写成“歧路亡羊”的“歧”。当然,名从主人,人家喜欢“分歧”的“歧”,或者身份证弄错了,将错就错成了法定名,也只好那样了。李金发(1900-1976)的“发”、程十发(1921-2007)的“发”读去声。《说文解字》曰:“十发为程。十程为分,十分为寸。”读阴平,“十发”与“程”就扣不上了。读写姓名音形都不可疏忽。
语文教师了解一点名与字的知识,相机传授给学生,不无好处。知识的传授方式不同,效果不同。大雨倾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润物细无声”的知时好雨最相宜。
小链接
(本文原载于2016年7月14日今日朝阳网<资讯><朝阳网事>栏目,转载时略有改动,原标题:《说名道字纂文章》)
[责任编辑 寻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