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故事
编者按
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多数方言的形成,是由于封闭、阻隔、交流不畅、语言发展不同步的原因。作为北方方言一种的东北方言,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相当吻合。东北方言有些与众不同,是由历史的熔铸和自然的陶冶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东北方言的形成也有其认知动因,隐含型东北方言和半隐含型东北方言是通过人类的隐喻和转喻思维得以体现。字面型东北方言也并非其构成因子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其中蕴涵了人类的认知加工,在语言交流中饶有风味。
作者将一个农村方言题材的长篇故事奉献给大家,让我们在方言中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乡间的风土人情。
远亲不如近邻——后院起火(一)
文/时春华 编辑/安然
武吵吵哼着小歌美嘎滋儿地进了自家院子,在他心里,总觉得完美平息了一场风波是积德的好事,他冲着屋里喊:“老蒯,老蒯(kuǎi)——”媳妇开门,剜楞他一眼:“你这是大海里开锅——浪冒泡了,得啦吧搜的,又上哪呼骚去啦?”
“说话咋这不中听?那叫‘创门儿’,老婆,今天咱别干抱碗吃饭了,你掂对掂对,整个菜,喝点。”
“过日子讲究‘精打细算细水长流’,我看你就是要‘有米一锅,有柴一灶火’,刚买回点肉你就惦记上了,就要可劲造,这点家底,早晚被你踢蹬喽。哎,咋啦,要喝点,有啥好事啊?”媳妇有一搭无一搭地问。
“不是有啥好事,是我做了件好事。这不,来福两口子干架了,吵吵着要打八刀,我给劝好了。”武吵吵洋洋得意。
“净管那烂眼子事。”媳妇嘟囔一句。
“邻室掰介住着,眼看要过年了,不能眼看着他两口子叽叽咯咯,扭头别棒的。”
“之为啥啊他俩?”媳妇问。
“来福玩‘填大坑’,把买年货的钱输了,媳妇横,就要不过了,把她表姐杨二寡妇都叫来了。”
“这事还用你,一个杨二寡妇就能撂平,那料亮人,怼丧来福这样的搪朗子那是小菜一碟,人家来福媳妇本就是扑奔他表姐来的,杨二寡妇给撑腰,来福那冤种完犊子了吧。”
“嗯,没咒念了,怕他两口子再生气,我答应借他钱买年货了。”武吵吵说得轻描淡写。
“啊?”媳妇那是柳眉倒立,怒目圆睁:“你可真是欠扎古,妈住院咱拉了一屁眼儿饥荒,卖粮食钱能顶上也不剩啥,孩子大人衣服都没买呢,自己‘掐个菜叶儿盖不过屁股来’,还有闲心管别人的事。”
媳妇的话,让武吵吵一下子嘎巴嘴了,他讪讪着,媚笑着,赶紧撩门帘:“老婆,别生气,这事搁你你也抹不开,别生气啦,我去抱柴火,咱俩做饭。”
至于做啥饭,武吵吵没再强调,他偷眼看看,媳妇在和面,擀白面条,面盆、面板、擀面杖那是个响啊,他知道,这后院起火了,媳妇真生气了,他媳妇生气可不吵吵把火没完没了,闷着,用家里家伙式的动静来表达她内心的愤懑,这更让人受不了啊。
媳妇下面条,武吵吵主动烧火,开锅后,武吵吵掀开锅盖一看,火大了,汤窄了,武吵吵计上心来:“老婆,加点咸盐、葱花,放点‘后老婆油’,咱吃热汤的吧。”媳妇殃殃不快地瞅了他一眼,没搭腔。
部分方言注释:
美嘎滋儿:美滋滋
老蒯:东北民间称呼年老妻子的一种叫法
剜楞:使劲白一眼
得啦吧搜:抖抖喽喽的,人不稳重
呼骚:到处走动,乱窜,含有轻佻之意
创门儿:串门
干抱碗吃饭:吃饭没有菜
掂对:斟酌
可劲:可着
踢蹬:败坏没了
干架:打架
打八刀:离婚
烂眼子事:闲事
邻室掰介:邻居
叽叽咯咯:有口舌,打嘴仗
扭头别棒:闹别扭生气
横:厉害
撂平:摆平
料亮:办事利索痛快
怼丧:数落
搪朗子:受人愚弄,干啥都不利索的人
扑奔:投奔
撑腰:比喻给于有力的支持
冤种:整天哭丧着脸不爱笑的人
完犊子:完蛋了
没咒念:无话可说,也有没有办法的意思
扎古:收拾
饥荒:债务
掐个菜叶儿盖不过屁股来:说明日子拮据
嘎巴嘴:无话可说,说不出话来
吵吵把火:吵吵嚷嚷
家伙式:家里的用具
后老婆油:后放油
殃殃不快:很不痛快
搭腔:接续别人的话或回答别人的话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