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童年的记忆(周显梅)

摘要:我出生在辽宁省北票市北四家乡的一个叫东荒村的小山村,距北票市区有100多里地,这里景色优美,民风淳朴。我无比热爱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因为这里有我割舍不去的亲情,有我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

童年的记忆

文/周显梅  编辑/繁花似锦

  我出生在辽宁省北票市北四家乡的一个叫东荒村的小山村,距北票市区有100多里地,这里景色优美,民风淳朴。我无比热爱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因为这里有我割舍不去的亲情,有我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

  今天,就让我打开记忆的舱门,寻找“玩”的片段吧!

  我们女孩子三四岁时,最喜欢玩的就是过家家的游戏。因为脑子里就有妈妈哄宝宝的影像,所以,小女孩都会担起妈妈的角色。拿来妈妈的围巾,再拿来自己的小枕头,把围巾往炕上一摊,再把小枕头往上一放。嘴里就会阵阵有词了:“乖,听妈妈话,妈妈抱你去串门儿。”然后就会抱着裹在围巾里的小枕头不放手,走来走去模仿妈妈哄孩子的样子,真是惟妙惟肖呀!这时,谁要是碰了她的“孩子”是万万不行的。也许,这是最早期的母爱萌芽。一个小女孩在家,也会自导自演地把这个游戏玩上半天,丝毫不会影响父母干活。如果有两个孩子就会扮演爸爸妈妈,一般情况下,强势一点儿的孩子会扮演妈妈,因为妈妈在家说得算,可以要求另一个孩子做啥做啥。如果孩子多一些就会挪到室外,分好角色,拿来破瓦盆片作锅碗瓢盆,找来青草、树叶、泥巴作饭桌上的美食,忙得不亦乐乎!

  等到我们上学,这种游戏就不会再玩了,因为知道害羞了。那我们又会玩些什么呢?

  跳大绳是我们春、夏、秋季玩得最多的游戏,我们可以信手拈来地把拔下的野草、折下的柳枝或剪下谷穗的谷草拿来,做我们拧大绳的最好材料。我们三五成群,找一块平地,拧一根大绳,然后就可以像小燕子一样叽叽喳喳地在荡来荡去的草绳上飞来飞去了。如果没人打扰,我们会玩上好久好久的,不知疲倦只有快乐!

  布口袋也是我们女孩子童年离不开的玩具,七八岁以上的女孩子都会自己缝制布口袋。我们最大的奢求就是用妈妈给我们做新衣服后剩下的五颜六色的花布头儿来缝制布口袋,可这种奢求不好实现,因为妈妈的花布头是不允许我们乱动的,不过妈妈不用的旧布却是可以的。先把布头剪成大小相同的六块正方形布,然后布块反面在外缝制,针脚要小要密要走直线。最后,把缝好的布口袋留个小口,把布口袋翻过来,让布的正面在外,把玉米粒、谷粒或高粱粒装在布口袋里一些,把留下的小口缝好,一个布口袋就做好了。

  能用布口袋玩的游戏可多了,如:多人玩游戏打跑圈,打横线(丢布口袋)等,很好地培养了我们的团队意识。个人玩游戏,踢布口袋很好地展示了我们的腿上功夫。升级版的踢布口袋,我们还可以配上口诀和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踢。能很好体现我们手上功夫的要数耍布口袋,就像杂技演员耍帽子一样。想着想着,我的心就痒了,手也痒了。

  这种玩具叫嘎拉哈,是羊腿骨的一块。随意把它们扔在地上一般会出现四种情况,只要四块嘎拉哈和一个布口袋,我们就可以玩了。当然抓嘎拉哈游戏也是有一定游戏规则的,只有在规则的约束下,我们才能玩得更自由。因为我们长时间贪玩,经常会把手指肚磨出泡。不过没关系,在玩的路上是没有疼痛的。

  男孩子最喜欢打木尕、打冰尕、打老爷、打啪叽、撞拐、滑冰车、弹玻璃球等。看男孩子们玩的游戏名字就知道他们喜欢什么样的游戏了。对了,男孩子们还会自己制作玩具枪、弹弓、木头刀剑等,因为那时他们的梦想是要集偶像王二小、小兵张嘎、海娃的机智勇敢和《倚天屠龙记》等武侠剧中大侠们的绝世武功与一身,再戴上大盖帽可以抓坏人的警察。“不许动,举起手来,我是警察!”是他们的经典台词。

  男孩女孩都会玩的益智游戏有“老虎吃绵羊”、 “连”、“憋死牛”等,这些游戏,大人们也喜欢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以地为盘,以石为子地玩一玩,斗一斗。每有大人在玩,小孩子们都会凑过来静观其变,从中学学相关的技巧,也好用在自己与小伙伴的缠斗之中。

  “吉斗谷斗开合”、“天下太平”、“一网十二项”等,这些益智游戏我们会配上朗朗上口的口诀来玩。看似都在专注地说,开心地笑,其实每个人的脑子都在快速思考,如何才能化险为夷,巧中取胜。

  说心里话,我们童年的玩具都是自制的,纯天然的,用今天时髦的话说就是“DIY”作品,是普通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大自然的无私赠予。

  无论哪个季节,村头最大块的平地就是我们的游乐园。不用父母的看管,我们玩得非常尽兴,不会冻着,不会热着,不会打架,不会骂人,不会磕着,不会碰着,不会有任何不安全、不和谐因素。

  不知何时,从村子的四面八方传来妈妈们亲切又熟悉的呼唤声,大家才会恋恋不舍地与同伴打招呼后离开我们的乐园,同伴还会大声地约:“吃完饭,就回来玩!”

  伴随着太阳的西沉,场地上片刻的安静之后,村里的男人们端着茶缸子,拿着烟口袋陆陆续续地来到场地周边的石头上,三五成群地闲唠,唠唠今年的收成,唠唠进城的见闻,唠唠国家的新政策。最后来到场地上的是村里的女人们,因为她们要负责收拾好饭桌,喂好家里的一切张嘴物后,才可到此来闲唠,说说张家的儿子孝顺,夸夸李家的小孩漂亮,再唠唠二军媳妇的新衣服时髦。在场地正中间的始终就是孩子们了,跑着、跳着、说着、笑着,孩子们玩的画面永无止境,孩子们的欢笑永无止境,童心永无止境。好像是孩子们的欢笑声感染了大自然的生灵,听蟋蟀在草地里“戚戚”地叫着,青蛙在池塘里“呱呱”地鸣着,瞧,星星在头上不停地眨眼。

  “吃完饭,就回来玩!”,多么开心、多么熟悉的约定呀!可我们还能回得去吗?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且行且珍惜吧!

小链接

  周显梅,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1998年毕业于辽宁朝阳二师,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现任辽宁省北票蒙古营镇中心小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 寻冬]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