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清华
文/庞振刚 编辑/熙楉
到清华园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了。造型独特、高大别致的校门口上端,毛体遒劲的清华大学四个金色大字,在昏黄的路灯下更显神圣庄严,无限景仰之情油然而生。随着闪光灯刺眼的一闪,“咔嚓”一声,我和同来的刘君肩并肩,满怀对知识的渴望,在国内学术最高殿堂前,一张精神抖擞的影像成为定格。
骑上单车,飞驰在宽阔幽深的校园里,夜风习来,畅快之极,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来去如风、青春激荡的校园时光,做学生真好,做国内顶尖学府的学生,则更是一种福分了,我的外甥海川便有这种福分,他在清华读博士,睿智而谦虚,低调而自信,谈吐举止内敛沉稳,令人钦佩,这可能就是清华学子形象的缩影吧。海川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一提到海川,他的这些兄弟姐妹们便有了学习的动力。只可惜,到清华读书这种福分,不是只有学习动力,就有缘消受的,这可是无数学子中只有全国最顶尖的学生才能登顶的学术殿堂啊。就像驽钝如我辈,即便怎样努力,也只有望洋兴叹了。清华这个神圣的字眼,在心中也只是个无法企及的梦了,能有机缘经常身临其境体味一下其独特的魅力,此生便了无遗憾了。
校园主干道两旁黑漆漆的阴翳古木遮天蔽日,更加重了校园夜的寂静和凝重。再往前,突觉豁然开朗,灯光明亮,人流变得多了,大家三三两两,或拍照,或交谈,有一种在文化圣地朝圣的感觉。我们停驻凝神观望,道边一个拱形建筑庄严地立在路旁,像一位大贤哲人,用一双沧桑而又睿智的眼睛多少年来,静静地带给无数来此求道者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这里便是令无数学子梦寐以求无限向往的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清华园二校门了。中西合璧的风格,历史积淀的厚重,清华园二校门默默无言,见证了许多学术大师、进步学子对学术孜孜以求、对进步上下求索的动人瞬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也,乃大师之大也。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教育名言至今振聋发聩。在这里,维新主将梁启超奋笔疾呼,少年中国说,令国人睡狮猛醒;一代名儒陈寅恪博闻强识,文史兼修,令学人景仰;文化大家王国维诗词双修,一部《人间词话》令后人为之绝倒;民主斗士闻一多慷慨激昂的演讲,至今犹掷地有声;学术伉俪梁思成、林徽因文学建筑,珠联璧合,一时佳话,至今无两;无数学子群情激愤,探寻光明、追求进步的呐喊仍回想耳畔……是啊,清华园二校门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奇葩,她更承载了百年来众多大师和学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强国之梦。
清华园的荷塘并不大,但弥漫着一种书香的气息,像一位婀娜多姿、吹气如兰的少女,令人沉醉不已。夜色中,清风徐来,荷花摇曳,水波荡漾,心旷神怡。我们坐在岸边,不禁沉浸在朱自清老先生名篇《荷塘月色》的意境中,久久不愿离去。
在国内著名高校中,北大以博大、自由著称,而清华以厚重、严谨名世。如果北大是少林的话,那么,清华便是武当了,二者双峰并立,傲视群雄,就像浩瀚夜空中最亮的双子星座一样,交相辉映,令人须仰视才见。
夜游清华,虽然校园弥漫在夜色中,但心却觉得亮堂了许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