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五千年历史积淀的建平剪纸
文/伊若菡
建平剪纸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远可上溯至距今5500多年的红山文化。建平剪纸与牛河梁史前遗址出土的彩陶、玉器在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征上,体现了一种潜在的文化积淀和传承关系,对历史上风俗文化具有原生态的解读作用。如今,建平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冠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平剪纸是闯关东的产物
建平剪纸是东北剪纸的一个重要流派,它融汇了各地剪纸的特长,逐步发展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建平地处辽宁省西部,东靠锦州、沈阳,西通承德、北京,北邻赤峰,南接山海关,地处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建平历史上曾是山戎、东胡、匈奴、鲜卑、乌桓、蒙古、契丹等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其中以蒙古诸部盘踞时间最久。清中叶以来,大批汉民出关来到辽西,带来山东、山西、陕西等关内剪纸,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剪纸艺术融合后,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平剪纸。
建平剪纸受多民族风俗的浸染和独特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以蒙族萨满文化为主体、蒙汉文化相结合的造型粗犷、浪漫的剪纸艺术。建平剪纸运用对立统一的手法,以白色基调为主,线与面巧妙地结合,相互衬托,对比强烈,富有韵律感。其造型稚拙,粗犷而不呆板,夸张变形而不失真。所剪事物粗犷中透清秀,拙朴中藏精巧,玲珑剔透,纯朴可爱。尤其动物剪纸,构思浪漫而不浮夸,造型严谨而不拘泥,动作情态若似活物跃然纸上。在表现五谷庄稼、生肖阿福、猪马牛羊、生命树等作品中,建平剪纸寄托了作者和人们的美好愿望,运用阴剪和阳剪手法,巧用大块和细线,善使锯齿纹和月牙纹,有定规而不拘束,剪出了粗犷而精巧,简约而不单调,质朴而灵秀,生动又传神的艺术效果。
种类丰富 题材广泛 造型多样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也可以是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剪纸在历史上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其创作工具主要是剪刀和刻刀。
剪纸从制作工具上分,有剪纸、刻纸、撕纸。建平剪纸的材料主要是大红纸(也有其它色纸),工具有剪刀、香等。剪纸艺人的剪刀一般都是到铁匠炉专门定做,即使是买来的剪刀也要进行再加工,使剪刀的刀尖、刀刃更加锋利。这样,在剪精细部分的时候,才能更适合创作者的需求。香是用来烧眼睛部位的,烧出来的眼睛有灵气,如画龙点睛。所以,涉及到巫术的剪纸一定要用香火烧出来。
从题材上分,建平剪纸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虚幻世界,也有现实生活写照,可谓包罗万象。受萨满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等文化遗存的影响,建平剪纸多用二维或四维空间构图,表现的故事传说有叙事性特点。
从民族上分,有蒙、满、回少数民族文化的剪纸,有蒙、满、回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文化融合的剪纸,其作品保留了游牧民族的造型粗犷、大胆、浪漫的地域特点,形成文化多元性特征。
从用途上分,有节庆时令装饰用,有婚丧嫁娶用,有作为绣品的花样子用,还有巫术信仰习俗等。题材多为百姓的喜怒哀乐。
如果细致点说,节庆时令用装饰剪纸,包括棚花、炕围、墙花、窗花、门楣的挂笺等。以喜庆吉祥、家庭和美、平安如意、富贵幸福为主要内容和目的。
婚丧嫁娶用的剪纸,有洞房贴的喜字,寿筵时用的寿花,白事用的财头、财尾、财邦和棺盖等。因用途不同,所表现的内容也不同。喜事之用多表现夫妻和美(和合二仙),子孙繁衍(榴生百子),夫妻恩爱(鸳鸯戏莲)。寿宴之用多表现祝福,如福禄寿禧、福鹿同春。用于白事的剪纸一方面表示亲人的悲痛,另一方面表现生命轮回,慰籍死者亡灵。
作为绣品的花样子剪纸,这类剪纸因用途限制了剪纸的空间,因空间而变型,最大的特点就是适形。像鞋样、枕顶、门帘等等。
从建平剪纸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解读到从远古流传下来的文化符号,可以了解到龙凤文化与猪龙文化的演变过程,可以了解蒙满回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历史过程。剪纸老人朱瑞莲创作的一幅名为《龙戏珠》的剪纸,其中的龙,在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征上,与距今5500年的牛河梁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猪龙不谋而合,体现了一种潜在的文化积淀和传承关系。一般龙的剪纸为马首、鹿角、蛇身、鱼鳞、鹰爪、鱼尾,而朱瑞莲的龙为猪头、鹿角、蛇身、鸡爪、凤尾。问及原因时,她说:“老辈子传下来的就是这样。”由此可以看出,5000年文化的积淀,多民族民俗的浸染,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以蒙古族、萨满文化为主体的、蒙满汉文化相结合的,造型粗狂、朴实的建平民间剪纸。
所以,剪纸不单纯是一种民俗形式,而是具备了研究价值。建平剪纸应时而做、应事而做,其特有的叙事性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上原生态的风俗、事件、传说,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建平剪纸多流传于民间,是老百姓的自娱自乐手段,现在在建平不发达的乡镇,人们依然将剪纸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因而又具备了娱乐价值。建平剪纸属民间美术范畴,造型上融合了红山文化彩陶、玉器的质朴、粗犷、博大之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也就是说审美价值很高。还有收藏价值,剪纸作为一种艺术品是收藏爱好者的最佳选择,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巧手剪天地 天地盼巧手
剪纸是一种艺术,艺术需要人来传承。早在20世纪60年代,建平县就涌现出以赵连秀、朱瑞莲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民间剪纸艺人。已故艺人赵连秀,一生创作出2000余幅优秀作品。曾有《五蝠捧寿》等多幅作品在北京展出。1987年,他成为中国书画研究会会员,曾受到国家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张文周的亲切接见。被省文化厅命名为“民间艺术家”的朱瑞莲的作品也多次参加国家级展览并获奖,有多幅作品被收入《东北文库》。2004年9月15日,辽宁电视台“精彩辽宁”栏目组专程来建平采访了80多岁的朱瑞莲,并以《巧手剪出新天地》为题,报道了她的剪纸艺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嵘的《剪马》、耿凤云的《百蝶迎归图》等剪纸作品曾先后到日本参展,对中日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建平涌现出一个剪纸艺人,名叫杨智宏。她出手惊人,一连得了许多奖。省、市、县级的且不论,国家级的大奖也频频摘得。看作品,好多人都以为杨智宏是个老太太,认识她的人也难以把斯文的她和那些浪漫的剪纸联系起来。可就是这个年轻人竟连续获得了中国“十大神剪”、辽宁“十大金剪刀”、“辽宁省优秀民间艺人”等称号,着实给剪纸这门淳朴而又厚重的民间艺术增添了不少活力。
2005年春天,杨智宏的作品荣获杭州·国际剪纸艺术节“神州风韵”全国剪纸大赛金奖。组委会对她的评语是:“如今纯粹的民间剪纸已经是凤毛麟角,像杨智宏这样在继承民间剪纸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就更加难得!”
到目前为止,建平县有19个乡镇和8所中小学校建立了剪纸分会。全县有优秀剪纸艺人206名,剪纸爱好者4500余人。馆藏优秀作品4500余件,有76名艺人的400余件作品参加省以上展出并获得奖励。建平县于1998年被辽宁省文化厅命名为“辽宁省民间剪纸艺术基地”,2002年又顺利通过复评。2005年,建平县民间剪纸被省文化厅列为首批“辽宁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项目”。2006年,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建平剪纸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建平县被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剪纸艺术创作基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为使建平剪纸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2006年9月,中共建平县委、建平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中国•建平首届民间剪纸艺术节”。艺术节期间,举办了千人剪纸大赛、中国优秀剪纸作品展、剪纸艺术研讨会、剪纸展销等10项大型活动,盛况空前,反响强烈。县文化主管部门以此为契机,坚持保护、传承、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剪纸发展思路。制订了《建平县民间剪纸保护及产业化开发规划》,建起了具有培训、保护、研发、宣传、生产、营销功能的“建平县剪纸艺术保护发展中心”。在保护好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使剪纸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不仅使剪纸艺人、艺术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还建立了县聋哑学校、县剪纸学校等3个剪纸基地,现已出版《建平剪纸》精装本10种,生产单色剪纸1 000余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艺术所依托的农耕文化已经在逐渐消退。建平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对剪纸艺术的抢救、保护、传承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应该看到,建平剪纸在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优秀作品断档,建平的剪纸艺术在20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为鼎盛时期,有大量的优秀作品参加省以上展出。但自从艺术成就最高的老艺人赵连秀去世后,全县参展作品逐年减少。二是优秀艺人匮乏,目前,有经验的作者都年事已高,身体条件已经不允许继续创作。2005年,又有耿凤云等两位老艺人过世。可以说,剪纸艺人们就像“活文物”,一旦这些老艺人相继离去,“人亡艺绝”的现实,将无法回避,他们身上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随之消亡,一些建平特有的剪纸语言符号将无人破译。所以,建平剪纸艺术急需人力、物力来抢救保护,以为我国的剪纸艺术留下更多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和智慧结晶。
来源:今日朝阳网
[责任编辑:熙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