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化石告诉你的生物秘密
文/刘长华
1.3亿年前的早白垩纪,辽西大地气候温湿,湖泊星罗棋布,草木葱茏。翠绿的苏铁盛开着一串串鹅黄色的花朵,高大的马尾松、银杏树伸出修长的枝丫,在风中轻轻地摇动……远古生灵们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大地上,无忧无虑地繁衍生息着。
请跟随我走近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与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远古精灵来一次零距离接触,倾听化石娓娓诉说我们未知的秘密……
奇哉怪哉,银杏树长着“竹叶”
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是中国的银杏树,它最早出现于1.6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银杏生长较慢,寿命极长,最长可活过千年,故有长寿树之称。银杏树从栽种到结果要20多年,40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被称为“公孙树”。也就是说,爷爷种下树,到孙子那辈才能得食其果。银杏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唯一在地球上存活的品种,被誉为植物界的“活化石”。
在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古植物厅,展台上几大片银杏叶化石格外惹人注意。游客们会惊讶地发现一个反常现象:化石上呈现的银杏树叶是窄而两头尖的条形状,与我们现在看到的成折扇状的银杏叶子完全不同。为什么会是这样?要解开这个疑问,首先得了解一下植物叶子的作用。
第一,植物和动物都一样,都需要呼吸。叶子上的气孔像动物的鼻孔和嘴巴一样,空气可以从气孔进进出出。吸进来的气体可以扩散到树木的各个部位,以满足生长的需求,所以它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呼吸。
第二,植物的叶子里有一种绿色的小颗粒,叫做叶绿体。植物与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能为自己制造食物,这被称为光合作用。叶子从空气中吸入二氧化碳,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来水分,然后又把水分输送给叶子。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相遇,在阳光的照射下转化成淀粉等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这一过程叫做养分转化作用。
第三,蒸腾作用,蒸腾是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特别是高大的植物,如果没有蒸腾作用,由蒸腾拉力引起的吸水过程便不能产生,植株较高部分也无法获得水分。由此看来,植物要是没有叶子便不能存活。
侏罗纪时期的地球,气候温暖潮湿,一年当中没有四季的概念,只有旱季跟雨季。大气层中的含氧量只有12%到15%,低于现今的20到21%。大气层的厚度也远不如现在,地球上太阳紫外线的强度是很高的。每年长达半年的旱季气候、毫无征兆的飓风也时常光顾。为适应太阳紫外线强烈照射和干旱、大风的生长环境,银杏树经过长期的进化,慢慢演化生成窄条形叶子,摘掉了曾经引以为豪的宽大、厚实的“帽子”——树冠,以减轻肆虐的狂风袭扰甚至折腰的厄运,避免了过度吸收紫外线带来的灭顶之灾。由于叶片窄而薄,这就有效地减少了水分蒸发,靠着根系的保障,使它十分耐旱。
银杏树这一聪明之举,使它历经1.6亿年的磨难,成为为数不多得以幸存的古植物之一。并以其俊美挺拨而苍劲的体魄、叶片玲珑奇特而清奇的风骨,受到世人钟爱。
难掩惊讶,乌龟有条长尾巴
缩头,是乌龟的特点,人们常用“缩头乌龟”来比喻某人胆子小,不敢面对事实,遇事不敢站出来说话。而自然界中的乌龟缩头,却是自身防御的一种生存技能。遇到敌害或受惊吓时,便迅速把头、四肢和尾缩入壳内。
在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古生物化石馆内,我们惊讶地看到,所有的龟化石,不论大龟小龟,都长着长长的尾巴。有的尾长甚至超过了身长,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现代的乌龟没有这么长的尾巴呢?
专家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早白垩纪的某一天,一望无际的古陆湖泛着绿光,湖边的青山在湖面上投下深浅不一的倒影。
平静的湖面下正在上演着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追杀。这片水域的主宰者——凶猛的伊克昭龙(史前鳄鱼),正在全力追捕一只冒冒失失闯进领地的辽西龟。辽西龟长着修长而强壮的四肢,尽管与伊克昭龙的游速没法抗衡,但自恃有着超强划水能力的它,根本没有把眼前的追逐当回事。它灵活地转身躲避,样子十分优雅,利用长长的尾巴突然下潜、又迅速爬升,甚至还做出高速行进当中突然转体180度这样高难的动作,很像现在的飞机空中转体180度倒扣飞行。
几个回合下来,乌龟觉得力不从心了。它故技重施,迅速将头、四肢和尾巴缩回到坚硬的甲壳内,身体慢慢向湖底沉去。许是太不经心了,许是仓促之间动作不到位,一大半尾巴露在外边没完全缩回。靠“缩壳功”躲过无数次追杀的乌龟,这一次却没那么幸运。伊克昭龙长满利齿的大嘴,一口咬住乌龟露在外边的尾巴……一场追逐随着伊克昭龙的大快朵颐而结束了。
从那一刻起,乌龟家族开始了聪明的进化历程。壳变得更加坚硬、光滑,尾巴渐渐变短,直至达到能迅速完全缩回壳里的长度。尽管这样一来,游速大大降低,靠四肢划动的力度和频率来实现转弯,比起尾巴也不那么灵活了。但是比起性命来,这点儿瑕疵实在是微不足道。
乌龟现在还保留一条短尾巴。这条尾巴只有在陆地上不慎摔倒四脚朝天时和交配过程中需要支撑身体平衡时才用得到。
不敢相信,蚊子叮死了恐龙
统治地球达1亿多年的恐龙,为什么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了?这一直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不解之谜,很多研究者对恐龙的灭绝问题进行了常年不懈的探讨,提出了各种理论假说。
比较流行的是小行星撞击说。科学家们为我们描绘了6500万年前那壮烈的一幕: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陨石撞击产生铺天盖地的灰尘笼罩着地球,遮挡了阳光,致使地球在以后的数年里仍处在黑暗之中。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恐龙赖以生存的植物大量死亡,由于没有食物恐龙最终灭绝了,生物史上的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这一理论看似完美,但它却有一个解释不通的问题。那就是小行星撞击造成恐龙死亡也许只需几百或几千年的时间,而化石记录显示的恐龙灭绝时间却延续了数百万年。
有科学家就此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蚊子叮咬致恐龙灭绝。
中生代既是恐龙的时代,也是昆虫的时代。蚊子和虻等吸血昆虫就产生于那个时候,并在白垩纪末盛行。那时,气温暖和,四季不分,到处是沼泽,为蚊子提供了理想的繁殖场所,天空到处飞舞着这些吸血的小昆虫。最初的蚊子喙较短,不适于刺吸。到了白垩纪末,蚊子中的有些种类,为改改“口味”,则进化出了较长、较硬的喙,以利于刺吸动物的血液。恐龙由于身躯庞大,皮肤裸露面积也大,刺吸恐龙血也就成了蚊子们的最爱。而且是不分时间场合地点,只要饿了就肆无忌惮地去叮咬、刺吸。
这些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的巨无霸们,却要时时刻刻饱受这些“小吸血鬼”的惊扰而束手无策。更为严重的是,蚊子还能在恐龙中传播多种疾病,如疟疾、淋巴丝虫病、黄热病、登革热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这些疾病对于根本不能进行医疗自救的恐龙来说是致命的。
在白垩纪结束前的800万年,恐龙家族还十分兴旺的时候,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某些病毒,如疟原虫(引起疟疾)和各种淋巴丝虫等等。这些病毒引起的疾病通过突然盛行的蚊子的传播,就在恐龙家族中流行开来。开始,病毒引起的疾病只在小范围内流行,当此小范围内的恐龙全部死亡后,病毒失去了寄生的场所,也随之消失了。然而,这些病毒并非真正消失,而是隐藏在蚊子的体内。一段时间后,这些带有病毒的蚊子迁移到其它有恐龙的地方继续肆虐,叮咬那里的恐龙,又使流行疾病死灰复燃,从而导致另一处的恐龙死亡。经过数百万年的如此反复,带病毒的蚊子便越来越多,疾病流行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结果导致恐龙大量死亡。使地球上恐龙的总数量大大下降,至白垩纪末终于使恐龙全部灭绝。
颠覆认识,恐龙一身漂亮的羽毛
提起恐龙,人们脑海中闪现的第一印象,自然是比我们高出好几倍的庞然大物。它们浑身长着难看的鳞片,有着冷酷的外表,凶猛残忍。谁会想到,这种习惯认识中的恐龙形象竟并不全对。当时还有身高不足一米的微型恐龙,而且它身披美丽的羽毛,扑打着4个翅膀,拖着和身体一样长的尾巴,活跃在树与树之间……
在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化石博物馆二楼展厅里,我们寻到了这枚令人着迷的化石标本。
这只斑斓的恐龙格外引人注目,小小的个头,差不多是同类中最矮小的一个了,只有七八十厘米。但却格外的漂亮,全身上下披着漂亮的羽毛,连四肢上都是。尾巴更是特别,毛乎乎的像把大蒲扇,几乎占了整个身体的一半。它的头不大,时不时张开大嘴炫耀满口锋利的牙齿,一看就知道它喜欢吃肉。别看他个头不大,却极其凶猛残忍,经常趁别的大鸟没在“家”时,偷偷捕食幼鸟,为此才被冠以一个不光彩的名号——小盗龙。
令人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这家伙居然长了4个翅膀!上面的两个倒还像样,至少和鸟差不多。可下面的两个翅膀就有点儿离谱了,感觉像是鸟腿上长满了羽毛,又凭空伸出两个爪子,想来它走起路来肯定笨得要死!
不过小家伙还是挺聪明的,它没有用腿走而是靠滑翔来“走”。好动的小恐龙不时从一棵树滑到另一棵树上,说不定现在鼯鼠的动作就是从它这儿学的,但没这个原版做得漂亮!不知道同伴们都叫它什么,反正现在科学家们都叫它“顾氏小盗龙”。以纪念“热河生物群”的命名人——中科院院士、著名古生物学家顾知微。
小盗龙不仅前肢羽化为翼,其后肢也羽化为翼,这种形态还没有在任何其它脊椎动物当中发现。科学家们推测“恐龙的后肢翅膀可能是在飞行过程中起到平衡作用,这对于早期飞行是非常重要的”。 四翅恐龙是已知第一批会飞的恐龙。
此前,科学家们把具有飞羽、能够飞行作为最早鸟类的鉴定特征。但小盗龙属于奔龙类,一种典型的小型肉食性恐龙,这表明鸟类和恐龙之间的界限划分更加困难。同时也进一步印证,恐龙与鸟有着确切的亲缘关系!
[责任编辑 熙楉]
来源:今日朝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