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声网】盛极当年蒙王陵 羞作如今王子坟(张松)

摘要:位于朝阳建平三家子乡的王子坟,又称蒙王陵,它的准确称谓是: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王园寝。这座安葬着13位喀喇沁王的园寝从清顺治年起,直到清朝末年止,与清王朝的历史相始终。此园寝的初建、成熟、扩建、没落过程,可视作一部大清王朝“喀喇沁版”的盛衰荣辱史。

盛极当年蒙王陵 羞作如今王子坟

文/张松

  位于朝阳建平三家子乡的王子坟,又称蒙王陵,它的准确称谓是: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王园寝。这座安葬着13位喀喇沁王的园寝从清顺治年起,直到清朝末年止,与清王朝的历史相始终。此园寝的初建、成熟、扩建、没落过程,可视作一部大清王朝“喀喇沁版”的盛衰荣辱史。

族耀元明清  营创开国功

  说起王子坟历史,就不得不谈喀喇沁王族的辉煌发家史。元、明、清三朝更迭,不知殒灭了多少皇族勋贵。但喀喇沁王族却在动荡风云中始终荣宠不衰,世享浩荡皇恩,其发迹诀窍唯在“站队”二字。

  在时代突变的临界点前,喀喇沁王族的掌舵者,总能精准预判天下大势,率先归附未来的王朝主宰者,创建开国之功。从元太祖铁木真到明成祖朱棣,再到清太宗皇太极,无不视喀喇沁部为心腹股肱,元、清两朝更是对其委以重任,与之约为姻亲。喜新不弃旧、忠诚又变通,遍数华夏千年英豪,能将忠贞之心与柔软身段水乳天成般糅合一处如喀喇沁王族者,实属鲜寡罕有。

  喀喇沁族出自古老的蒙古乌梁海氏,史书中大都称其为兀良哈氏或兀良罕氏。据《蒙古秘史》记载:铁木真的父亲是蒙古乞颜部首领,与乌梁海部的扎尔楚泰是挚友。1162年,铁木真即未来威震天下的成吉思汗诞生于蒙古高原斡难河畔的一个帐幕里。扎尔楚泰送来一件珍贵的的貂皮襁褓,以作贺礼。铁木真长大时,扎尔楚泰又把儿子者勒篾送过来,让他追随铁木真。当铁木真势力渐强时,者勒篾的两个弟弟,速别额台和察兀儿罕也相继来投。成吉思汗麾下有“四大虎将”,号称“四骏”:者勒篾、哲别、忽必来、速别额台,者勒篾、速别额台兄弟占了两席。

  铁木真称汗后,一举封了95个千户。者勒篾被封为第九千户诺颜(领主),并获“九罪而不死”。“九罪”不是九次罪,蒙古族对“九”格外崇尚,意为无限之意,即犯有多少次罪都不追究其罪责。可见,成吉思汗对者勒篾宠信程度之高。

  者勒篾之子也孙贴格为保护成吉思汗的近卫弓箭长,统领千名神箭手。成吉思汗将自己的女儿花荫公主下嫁给者勒篾的另一个儿子吉伯格,使其享有“塔布囊”的称号。塔布囊为蒙语,即汉语的“驸马”之意。这一称号后延续为喀喇沁部族独有的贵族尊谓,区别于其它蒙古贵族的“台吉”称号。

  至元年间(1264—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将朵颜山一带赏赐给兀良哈部作为封地,从此朵颜与兀良哈名称混用。明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前,借助兀良哈三卫蒙古人的支持,挫败了镇守大宁卫(卫治在今赤峰市宁城县)的宁王朱权。后来,朱棣又向兀良哈三卫借用3000名精骑兵,作为其“靖难军”的骨干。明建文四年(1402),朱棣即皇帝位,为酬谢“从战有功”的兀良哈三卫蒙古人,决定把大宁卫(今承德市、平泉县、建昌县及老哈河流域)封赏给他们。

  兀良哈部游牧的锡伯河、老哈河、大凌河流域,以前属契丹旧地。契丹亡国,这一地区成了“无主之地”,蒙语音译为“喀喇沁”。于此地繁衍生息的兀良哈部此后即以“喀喇沁”为号。

  明朝末年,元太祖嫡传后裔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用武力吞并了诸多蒙古部落。喀喇沁部著名首领苏布地不堪其虐,抗击林丹汗并获胜。为求得后援,明崇祯元年(1628年),苏布地归附后金汗王皇太极,先遣喇嘛530名谒见皇太极乞盟,随即与后金“刑白马青牛誓”。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苏布地率喀喇沁部随后金大军攻克遵化,不久病殁。皇太极素服垂泣,谕其为“最优之才”。

  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在蒙古地区设旗建治,诏编喀喇沁部为左右二翼旗,后又增设中翼旗,苏布地之子固噜思奇布被授为右翼旗首任扎萨克(满语为一旗之长)。清代,右翼比左翼和中翼尊贵,其扎萨克爵位高于左翼和中翼,喀喇沁右旗称为王旗,喀喇沁左旗和中旗则称为公旗。

称王十四代 承恩结皇亲

  喀喇沁部始祖为成吉思汗亲信大将者勒蔑,其后宗族世系二十六世,自固噜思奇布起,14人出任喀喇沁右旗扎萨克王。这些喀喇沁王爷,是清一色的皇亲国戚、大清功臣。其中,固噜思奇布曾随郑亲王济尔哈朗攻明前卫屯及宁远,围锦州,败洪承畴援兵。又围蓟州,下山东。顺治七年,晋贝勒,诏世袭罔替。

  噶勒藏,康熙帝将其第五女和硕端静公主下嫁与他,授其“和硕额驸”。为表彰自己这位喀喇沁女婿的功勋,在原园寝的基础上,康熙帝下诏建碑,并御题“藩屏世泽”四字。

  喇特纳锡第,因其护驾幸盛京有功,得到乾隆帝的嘉奖,谕其“克抒忱悃(kǔn诚恳、诚挚),赐“世守漠南”印,加授亲王品级。

  满珠巴咱尔,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护驾木兰秋狝有功,著加袭亲王品级,赏黄辔。嘉庆十三年(1809年)奉旨赴西藏,为钦差大臣,主持九世达赖喇嘛坐床典礼。

  贡桑诺尔布,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袭郡王,清退位后任蒙藏事务局总裁,并任卓索图盟盟长,后晋亲王品级,是近代蒙古王族中难得一见的杰出改革家。

  从1635年设旗建制到1931年第十四任亲王贡桑诺尔布去世,喀喇沁王族世袭相传14代。喀喇沁右翼旗以其协助清王朝开国创业和巩固北疆的军功与贡献,在蒙古49个蒙旗中倍受清政府恩宠,次第封为贝勒、郡王、亲王爵位,并与清王朝数度联姻,成为清王朝的漠南屏藩。

迁坟龙兴地 葬礼尽奢华

  喀喇沁王族的祖坟最早在叶柏寿朱碌河一带,到了第四代扎萨克王扎什时,才将祖坟迁至今建平三家乡。

  据说,扎什一心想效法成吉思汗,有朝一日,兴兵中原,以图霸业。他请王府内精通堪舆之学的杨大人相看宝地,杨大人一眼就相中了今建平三家乡的龙旦山。他说这龙旦山呈东西走向,恰似一条卧龙,成“苍龙饮水”之势,应呼风唤雨之威。而且南北东西各有吉兆,聚风朝阳,有帝王灵气,实乃龙兴之地!只不过,此地风脉尚需五纪之后,即60年后,方成大业。闻此言,扎什大喜,赏了杨大人100两白银。心想,自己这辈子当不了皇帝,儿孙们还有希望。于是在龙旦山前先修了一座小庙,将墓地方位定好,做好标记,为喀喇沁王族选定了一块将来“出皇帝”的风水宝地。

  那么,凭此宝穴,喀喇沁王族日后果真出帝王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于是,民间又传出前有刘伯温(刘基)、后有刘罗锅(刘墉)断了喀喇沁王坟龙脉的故事。但这些传说经不起推敲,刘伯温是明初大臣,根本没到过建平,况且那时尚无王子坟。而刘墉可能曾随乾隆回辽祭祖,路过王子坟,但无乾隆旨意,岂敢毁坏蒙古亲王园寝?

  迁祖坟时,迁坟队伍从朱碌河经青峰山山口大塘到王子坟。正值农历六月份天气,前后共下了72场小雨,一直持续到牛碌河的祖坟迁完方止。据说雨点浇到棺材上称浇灵雨,故称七十二场浇灵雨。迁坟后,噶勒藏派几户王府仆从来此守坟,称为“官坟”。后来这里聚居成一个很大的村庄,仍以“官坟”为名。

  扎什是第一位葬于王子坟的喀喇沁亲王,他的葬礼奢华无比。

  扎什王爷的灵柩先停放7天,由喇嘛念了7天藏经。农历六月初开始出殡,从王府到三家王子坟有200多里路程,一路惊天动地!王爷灵柩外有雕龙的楠木套棺,用黄缎子裹着,由82人抬棺,分三班轮换,抬棺人共计250多人,分别头带黄、白、绿三色顶珠子、白布裹头、身穿马褂,脚登靴子,每走5里换一班。灵柩前后簇拥着王室宗族、王子、公爷、福晋和格格等。女的分乘黄缎子骡轿车,男的各骑高头大马,花翎顶戴,一色绣袍,外罩孝衫。上岁数的则乘坐黄缎金顶马车,十分耀眼。中间是一色绣衣的十番会,共八列,每列八人。前面两列持九音锣,铿锵悦耳,后面六列各持笙管笛箫,宛转悠扬,共计八八六十四人,边走边吹。灵柩前是数十面黄龙绣幡,迎风招展。送殡队伍前后有1000多人,犹如一条滚动的黄龙,金光闪烁。每走30里为一站,每到一站早有当地的扎兰、梅林等跪接路边,沿途老百姓一律素装跪在路旁,并摆桌路祭,供有三牲,焚烧纸锭。到了王子坟院,院墙和明堂早已扩建好,灵柩停放在明堂内,闲杂人役退出院外,由喇嘛念经、选吉时开始下葬。这时乐队起奏,先由王子扶柩,24名属龙的抬棺人把灵柩由墓道移入墓室,灵柩两侧站立两个此前用水银灌死的童男童女陪葬,墓内放有大量珍珠宝器及先王喜爱之物。祭奠完退出,用铁水把墓门封死,才算下葬完毕。

  最后一代喀喇沁王爷的母亲约在1940年去世,这时大清已亡、喀喇沁王族势力已衰,但其墓葬规模依然十分隆重。棺椁从天义火车站下车,头戴40尾红色孔雀翎和40尾白色孔雀翎的举棺力士交替恭送,40多人的乐队悲歌鼓吹,棺前的孝子贤孙不可尽数。15公里路途两旁,观光之男女老幼迤逦不绝。

山水绝佳处 难觅盛时景

  2013年6月,笔者曾去过王子坟。正是阳光刺眼的溽暑时节,但一进入王子坟景区,便满眼苍松翠柏,顿觉清香扑鼻,精神为之一振。

  如今园寝内,还剩有喀喇沁王的四个圆型宝顶碹(xuàn用砖、石或者混凝土等砌拱)坟和刻有康熙亲笔题写的“藩屏世泽”的御赐牌坊。牌坊由4个笔直的石柱子支撑,顶端是4个朝天仰坐的望天吼,牌坊下端雕刻着各种象征吉祥的精美图画。

  王子坟景区管理处的刘殿元介绍说,当年,整个园寝占地23亩,四周围墙用青石青砖砌成。前正中为明堂,明堂外伫立一高达一丈二尺的绿石碑。碑头高5尺,雕有4条盘旋团绕的青龙。碑文正面镌刻康熙圣旨,碑背面用满文镌刻。牌坊后面是五间佛堂,内塑有金粉泥身千手千眼佛。佛堂后是享殿,殿两廊塑有十八罗汉像,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正面供奉喀喇沁各代先王的牌位。4个宝顶坟墓各建单独跨院,院内设有石桌,石雕供品和石雕香炉,并分别建有亭子。坟院内所有建筑均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有如仙境,气势非凡。

  在刘殿元的记忆里,六七十年前,王子坟一带的植被覆盖相当好。方圆十几里,密布杨、柳、榆、槐林,人走出几步便不见综影。坟院东南的山头春、夏、秋花开不断,被称为“花山”。在花山脚下,曾有一水泡子(现只有一泉),冬季不冻,夏日里每当红日东升,那里便雾气蒸腾。王子坟现保存下来的1200余株350年以上树龄的苍松古柏,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古松林之一,最大一棵古松有500余年树龄,直径在1.4米左右。

  刘殿元叹息说,王子坟是研究清代历史、蒙族文化不可复制的文化瑰宝。但大清灭亡后,王子坟惨遭三场浩劫,园寝被拆、王坟被盗、古松被伐。王子坟西院,即喀喇沁王亲族园寝,早已被夷为平地,30多个宝顶被盗毁,相关档案被付之一炬,无法确定目前残留的四个宝顶各属于哪代王。虽然从2005年起,对王子坟做了全面的修复与保护,但较之其当年盛况,已不可同日而语。

小链接

  张松,今日朝阳网文化信使。现供职于辽沈晚报社,为该报历史文化专版“摆渡辽河”主笔,副刊部主任记者。从事辽宁历史文化研究已近十年,出版及参编著作达十余本,达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辽宁风情小镇》《三燕寻踪》等。近些年,在为朝阳、北票与三燕后人间牵线搭桥、积极宣传朝阳历史文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责任编辑 熙楉]

【本网声明】


电脑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