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笔尺素写乾坤——李玉江
在享誉世界的文化历史名城朝阳,有一位默默耕耘的文化人,主流媒体上常见他的诗词歌赋,人文朝阳丛书里有他的创作专辑,文化公益讲座上有他精彩的演讲,文化宣传舞台上有他忙碌的身影。从事文学创作30多年来,他如痴如醉,奋笔耕耘,弘扬朝阳四大文化,挥洒火热创业豪情,采撷平实生活点滴,执着创作无怨无悔。他用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讴歌美好,针砭丑恶,感悟人生,他用精彩的篇章回报社会,启迪众生,弘扬善美,歌颂美好。他,就是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朝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朝阳市诗词协会理事,龙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李玉江。
边走边唱签名赠书活动
玉江其人,网名“班长”,笔名唐龍,1964年冬生于辽宁省建平县的一个小山村,毕业于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作后先后3次到朝阳市委党校进修,在职选读了北师大经管专业研究生。历任区委秘书,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主任、书记,区供销社主任、党委书记,现任龙城区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为人真诚豁达,热情大方,深受群众喜爱。在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他以惊人的毅力和满腔激情投入到文学创作之中,为文化强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红诗选展
爱国为民、树德艺双馨的典范。“祖国永远是我坚强的后盾,我为有如此伟大的祖国而自豪,我脉搏的每次跳动,我呼吸的每一个轮回,都与祖国的繁荣富强休戚相关”(李玉江语)。作为一个从山村走出来的孩子,他深深爱着生他养他的人民和朝阳这块热土。对祖国、对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已经深深渗入他的心灵与骨髓。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他政治立场坚定,爱国为民已化为他无悔的追求,他模范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委“十项规定”,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严格履行岗位职责,职业道德意识强,堪为廉洁自律的表率。作为一名文学创作者,爱祖国,颂家乡,扬正气,写和谐,斥贪腐,唱正义是他创作中永恒的主题,树立正风气,弘扬正能量是他工作及创作的不懈追求。繁忙工作之余,他热衷投身于公益事业,每年都自掏腰包几千元到所帮扶的贫困户对子家中问寒问暖,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贫困户心头。他还定期抽出时间参加朝阳文化公益宣传工作,成为朝阳“四大文化”的义务宣讲员,为朝阳文化传遍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自身也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道德形象,被誉为德艺双馨的典范。
笔耕不辍,做勤于创作的楷模。作为一名酷爱读书,酷爱文学的人,创作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生活之中,工作之余常将眼里所见,内心所想录于笔端,诗词曲赋皆出口成章。工作、生活、学习是他创作的不竭源泉,也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岁月的流逝和繁重的工作,并未影响到他文学创作的激情,反而见证了他对创作的锲而不舍和矢志追求。二十多年来,他坚持每天早晨4点钟准时起床投入文学创作,坚持每天创作一首古体诗词。创作中句句斟酌,字字推敲,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倘遇不满意之处,则反复修改,几易其稿,直至创出精品。十年来,他创作出的经典作品3000篇之多,体裁包括诗歌、散文、随笔、小说、游记、古诗词等,或唱赋情怀,或心灵诉说,或晴窗絮语,或古韵悠悠,或世说新语,或季节感悟。内容涵盖朝阳四大文化,风土人情,生活百态。时时流露的是他聆听万物的声音,处处显现的是他对世界广博而丰盈的关注。精美的文字,炽烈的情感,深刻的感悟,博大的胸襟,每一篇作品都给人以情感的启迪和心灵的震撼。
接待法国中文诗词爱好者
成果突出,为龙城文化的大家。三十载悠悠岁月,三十载奋斗耕耘,李玉江同志在文学创作这片沃土上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累累硕果。截止目前,他已有2000余篇作品在全国、省、市专业文学刊物及主流媒体、网站上发表。《那双企盼的眼睛》、《边走边唱》两本专辑一经面世,就在省内乃至全国、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台湾友人、海外华人慕名而来,在一睹其人风采的同时为他投身创作的坚强毅力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更为他传播朝阳四大文化,全面扩大朝阳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所做的不懈努力倍加赞赏。他本人也先后获2013年、2014年度“红诗辽宁先进个人”,“2014—2015年度朝阳市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称号,从2013年起,连续3年被评为“书香朝阳”先进个人,家庭获得了“朝阳市十佳书香之家”称号,本人也被台湾文物艺术收藏学会聘为“艺术咨询顾问”……
面对鲜花和掌声,李玉江同志付之以朴实憨厚的一笑。“为了那双期盼的眼睛”,他将继续“边走边唱”,为繁荣朝阳文化,促进经济和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再立新功。
来源:今日朝阳网
[责任编辑:熙楉]